健康養身★出現明顯記憶障礙 恐為早發性失智症

出現明顯記憶障礙 恐為早發性失智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早發性失智症早期多會出現人格改變或行為異常等現象,但部分民眾和醫療人員都會誤以為是認知不足,造成診斷延誤,導致症狀出現的2至3年才能獲得確診;彰化基督教醫院記憶門診醫師張凱茗指出,早發性失智患者多發生在65歲以下,病程較快,但致病原因較多樣性。

退化性失智症起初症狀較不明顯,但會逐漸加重,且原因可能是因感染、腦炎等導致症狀惡化;張凱茗指出,其實可以透過某些徵狀就能發現疑似失智症的出現。

張凱茗進一步說明,像是出現明顯的記憶障礙,明明才剛講完的話卻馬上忘記,或是原本得心應手的工作愈來愈吃力,且在讀寫能力上也變得極為困難,尤其當出現情緒或個性上改變時,若沒有嚴重刺激下反而症狀更為嚴重,就恐為失智徵兆。

另外,若發現出現重複性或強迫性的行為、飲食習慣改變,且是循序漸進的變嚴重,就應盡快就醫檢查;張凱茗呼籲,若發現身周圍親朋好友出現類似情況,就應盡快就醫檢查,及早發現才能避免症狀持續惡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31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隨著三級警戒持續延長,失智症病友無法前往失智據點活動,加上長期居家無法外出,對於家屬形成很大的照顧壓力。 新竹台大分院復健部楊榮真物理治療師說明,依據內政部統計資料推估,2019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已逾29萬人,且快速增加中。雖然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有1項新的研究發現,服用某些降壓藥的老年人,即使年齡增長,記性會比較好。研究人員發現,老年人服用的藥物可以滲透過血腦障壁,防止有毒物質進入大腦;這些藥物包括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ACEI)和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RB)等2大類血壓藥物,研究結果發表在《高血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受疫情影響,《戀愛是科學》目前停拍改播出精華版,讓更多粉絲可以重溫劇中4對CP不同類型的戀愛故事,《LIFE生活網》透過視訊,專訪劇中女主角莫允雯,談到居家防疫日常,規律與健康的生活讓她體重不增反而瘦了,令人羨慕。暖心的莫允雯更希望大家用正能量的態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劉又瑋報導這段時間全台民眾因為防疫待在家,家中能從事的運動有限,其中伏地挺身就是一項最適合居家健身的好運動,透過反覆訓練可以練出結實胸膛,不過常有人做到手痠不已,胸肌卻完全沒有練出來的跡象,健身有成的小鮮肉演員游書庭表示,其實有運動習慣的人,做伏地挺身還需要注意2件事,「用心體會」才能有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