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出現更年期不適如何改善? 養成3習慣克服衰老

出現更年期不適如何改善? 養成3習慣克服衰老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三月份是個粉紅泡泡的節日,包含了國際婦女節、白色情人節,而現代婦女除了忙於家務和日常生活的照顧外,還得同時兼顧工作事業,經常陷於「一根蠟燭兩頭燒」的焦急與忙累。

更年期症狀治療 視嚴重程度而定

更年期是女性生理與心理的重大轉變階段,從卵巢功能開始衰退,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導致排卵及月經變得不規則,生育能力下降,前後可能持續10至20年,是一段漫長而漸進的身體轉化過程。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心身組護理師楊淑惠表示,更年期症狀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症狀輕度者可透過運動、規律作息調調適,但是若沒有特定之生活壓力下,變得較急躁、易怒、情緒不穩、沒耐性,伴有陣發性心悸,燥熱,盜汗等現象,只要身心的不適影響日常生活,最好就醫諮詢。

更年期到來 三撇步調適身心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若在給予荷爾蒙後,如果症狀卻依然存在,各科檢查都沒發現問題,甚至出現情緒低落,想不開的念頭,就必須前往心身醫學門診求診。楊淑惠護理師也建議民眾以下更年期的調適方法:

一、良好的生活作息:包括均衡的飲食,少鹽、少油及少糖的料理方式,減少咖啡、茶、酒或香菸等刺激物的使用;規律而適宜的運動,可視自己體力選擇如土風舞、競走、慢跑、游泳等運動,但避免在睡前三小時內運動;規律的睡眠週期,不熬夜也不睡回籠覺。

二、定期的身體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及乳房自我檢查等;此外,若有身體不適或異狀應及早就醫,不要拖延。

三、壓力調適:

(一)換個角度看事情:進入「停經期」即雖然失去生育能力,但另一方面它也代表擺脫了月經及生產之困擾,可以更自在地享受生活,並有充裕的時間可以實現自我,重拾自己的興趣。

(二)自我肯定:這時期的婦女已經過許多人生的歷程,克服了成立家庭及養育子女之艱辛,面對過許多困境而留下寶貴經驗及智慧。

(三)維持家庭合諧:家人之間需要互相溝通,多一份感謝、多一份關心、多一份溝通、多一份容忍,可以減少許多家庭內的衝突,更能加深家人間的感情,增加支持的力量。

(四)培養興趣:培養個人興趣,可於其中獲得快樂及成就感,作為調適心情的方法,讓「停經期」的生活也可以過的多彩多姿。

【延伸閱讀】

常被誤認老人慢性病 多發性骨髓瘤侵襲銀髮族

空汙、病毒衝擊呼吸道 中醫補肺、清痰止咳有一套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3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老年人接種AZ疫苗後猝死個案頻傳,這掀起一波緩打潮,不少銀髮族想打「郭董牌」疫苗(輝瑞BNT),但AZ疫苗副作用果真最為嚴重嗎?哪個疫苗保護力最高?哪個疫苗接種人數最多?想搞懂這些疑問,得先從疫苗的技術面談起。 目前新冠疫苗可分mRNA(輝瑞BNT、莫德納疫苗)、重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新竹報導】吳先生是68歲的門診病人,神色匆匆的來到診間,面色緊張的問道:「林醫師,我心臟有心律不整,又有裝支架在吃抗凝血藥物,最近疫情這麼緊張,我好想去打疫苗,但是又擔心會有血栓問題或其他副作用的風險。」 新竹台大分院心血管中心林廷澤主任表示,最近疫情緊張,心臟科門診好多病人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國3警戒再持續2周,延後至7月12日!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本土病例新增104例,新北市與台北市分別有45例與22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有改善但沒有達到要求,大家都很努力,仍希望疫情能更平穩,疫苗、篩檢、疫調能夠更提升,強調與北農群聚沒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表示,國內疫情由於國人的努力,得到良好控制,惟目前跨區傳播事件仍然存在,而世界各國因解封太快致疫情再起的經驗亦歷歷在目。為確保國人健康,指揮中心經評估後決定,全國再同步維持疫情三級警戒2週(至7月12日止),用2週的時間換得國人平安,希望國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