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出現5大症狀 原來「這裡」鬆了

出現5大症狀 原來「這裡」鬆了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60多歲的陳姓婦人長期腰酸背痛,誤以為是家事過度操勞,進行脊椎健檢後發現,患者的骨質密度T值為-3.0、屬骨質疏鬆症(T值 ≦ -2.5為骨鬆症),稍稍不注意都可能會發生壓迫性骨折,因此馬上給予運動處方、飲食改善建議及物理治療,及時預防骨鬆的惡化。

骨鬆讓脊椎關節變狹窄 影響脊椎周邊肌肉

健檢中心主任林禮立指出,骨質疏鬆症又被稱為「無聲無息的疾病」,在沒有發生骨折之前,骨質疏鬆症其實並沒有任何症狀。以這位婦人的情況而言,是因為骨質疏鬆讓她的脊椎關節空間變得狹窄,影響脊椎周邊神經的肌肉支配,因此長期感到腰酸背痛。

骨質疏鬆是全身性的骨骼疾病,未即時挽救,長期下來骨質疏鬆的程度使得脊椎骨無法再負擔全身的重量,脊椎骨會變為「壓迫性骨折」。通常會有身高變矮,也就是俗語所說的「老倒縮」。若發生在髖骨頸及手腕部,則極易跌倒即發生骨折。而胸腰椎、髖骨頸及手腕部即是最容易因骨質疏鬆發生脆性骨折之處。林禮立主任提醒,出現以下5大症狀就要小心是骨質疏鬆症:

1)腰部、背部長期隱隱作痛。

2)腰酸背痛,早期局限某部位,後來可能遍佈全身。

3)行動能力受限,甚至無法行動,尤其是發生急性脊椎骨折或髖部骨折時更是如此。

4)駝背,在長期的脊椎骨折壓迫後,脊椎會壓扁形成駝背現象,且身高會明顯變矮,嚴重時會矮上10公分之多。

5)脊椎或關節變形。

製作運動處方、飲食改善建議及物理治

對於檢測結果出現異常者,林禮立主任表示,除了製作運動處方、飲食改善建議及物理治療之外,目前骨質疏鬆症已有藥物可以治療,最重要的是透過早期篩檢,加以預防及治療,以防止骨質的繼續流失。(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9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開放18歲以上登記意願!今(13)日登記系統頁面上,增加92年(含)以前出生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18歲以上想要施打疫苗民眾,已經可以登記,符合規則就可以約。 「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今日開放7月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灣俗語「生贏雞肉香,生輸四塊板」,生產確實是女性一生中的生死大事,正確坐月子絕對是改變婦女體質最有效的方式,在服用3-5天的生化湯後,身體有子宮肌瘤的產婦常常會有疑問到底坐月子哪寫可以吃那些不能吃?周宗翰中醫師表示生化湯服用完後同時,患者肌瘤的女性建議要以補氣為優先,減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線上遠距教學,眼睛緊繃又酸澀!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黃毓璇表示,因應疫情關係,學校採遠距教學模式,眼睛長時間盯著螢幕時間較多,眼睛常常感到很酸澀,提醒家長要關心孩子用眼的習慣,近視看似不嚴重,但高度近視是許多嚴重眼科疾病例如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的危險因子,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引入台灣,安全性相當高,是心絞痛患者的新選擇!萬芳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永國醫師表示,過去治療狹心症(心絞痛)雖然傳統藥物效果不錯,但心臟疾病患者若有禁忌症,有使用限制時,或現有藥物無法改善時,搭配新機轉抗心絞痛藥物,可加強其他藥物效果,臨床案例顯示它同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