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分析血中腫瘤DNA 揪出癌症靠它不需動刀

分析血中腫瘤DNA 揪出癌症靠它不需動刀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重養生仍罹癌 液態切片追踪不需動刀

重視養生的陳女士,2017年12月健檢時發現糞便潛血,確診為二期大腸癌。2018年初開刀切除,現正積極治療,監控追踪。大腸癌患者術後三年復發風險高,但每次的侵入式檢查追踪總讓人卻步。

近年來,癌症治療出現了液態切片檢測,有別於組織切片或影像追踪,只需簡單抽血檢測基因,就能追踪癌細胞,讓患者安心監控病情。知名基因遺傳學者蘇怡寧醫師表示,過去面對腫瘤治療時,會以影像追踪,觀察是否會再復發,但影像追踪的前提是腫瘤需有一定大小才能發現。而透過基因檢測的方式,統計上,能比傳統影像提早半年觀察到是否有復發的狀況。

分析血中腫瘤DNA 癌症追踪更準確

傳統癌症追踪需要取得腫瘤組織,才能進行分析,但並非所有癌症都能順利取得腫瘤組織。現行的液態切片,透過分子診斷技術,只需針對血液中因腫瘤形成而出現的游離腫瘤DNA,就能分析癌症病情。

蘇怡寧醫師補充,第一,患者不一定要開刀才能取得檢體,就能診斷;第二,抽血沒有風險;第三,經證實,抽血的檢測敏感度及準確率非常高,所以液態切片已經是國際上未來最主要的潮流跟趨勢。

在地檢測國際標準 癌症治療路更順遂

液態切片分子診斷採用國際標準,不需將檢體送到國外,在地檢測即可得出國際標準化的檢測結果,癌友未來如需轉診出國,也無需另做檢測,讓癌症追踪更有效率,價格也比傳統檢測普及,讓癌症的追踪治療更加親民。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9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膽管系統阻塞時不僅會使膽汁鬱積,患者也會出現皮膚及眼睛鞏膜變黃、茶色尿等黃疸表徵,且感到上腹不適及消化不良。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蔡炘儒醫師指出,膽管阻塞常見原因多是膽囊內的結石掉入總膽管所導致,一段時間後,容易伴隨細菌感染而引發膽管炎,嚴重甚至導致敗血症。結石卡緊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疾病管制署表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2月15日,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本土病例達28例,相較去(2021)年同期(11例)顯著增加;進一步分析發現其中18例為泰籍移工,分別為桃園市10例、臺中市3例、臺南市2例及新北市、彰化縣與南投縣各1例。經疫情調查發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可能不知道,台灣愛滋防治成績在亞洲國家名列前茅,在2020年底就超越聯合國愛滋病聯合規劃署(UNAIDS)訂定的目標,服藥控制的感染者中有高達95%已偵測不到病毒,達到「U=U」。因此,被稱為帕斯堤(Positive)的愛滋感染者,事實上跟常見慢性病患相同,僅需定期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一名28歲女性,去年於澳洲打工時發現乳房出現小腫塊,但當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洲全面封鎖出境導致無法回台治療。因澳洲醫療費用高昂,一直忍耐到回台時才就醫,此時乳房腫瘤已痛到身子無法站直,經檢查後發現已出現骨轉移,確診為「三陰性乳癌」四期。雖其男友毅然決然將自己的頭髮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