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術 術後隔天可下床行走

機器人手臂關節置換術 術後隔天可下床行走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

一名73歲陳老先生,年輕時長時間在外奔波事業,八年前雙腿膝關節開始出現腫痛的情形,腿型也變形為O型腿,經醫師檢查發現,患者是因罹患退化性關節炎而導致。經檢查後,進行MAKOplasty單髁膝關節換置手術,置換發炎損壞的骨頭,解決折磨八年的宿疾,手術順利並術後隔天就下床行走,讓患者讚嘆膝蓋猶如回春一般。

退化性關節炎 骨頭因老化而磨損

童綜合醫院骨科部謝國顯主任表示,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主因大部分與老化有關,因為人體骨頭從出生後就一直使用,導致兩個骨頭的接觸面會逐漸因磨損而損壞,如同骨頭間失去潤滑,罹病民眾會因骨頭間摩擦產生刺痛感和關節痠痛,造成行走十分辛苦。

傷口僅5到8公分 出血量少不用放置引流管

為能有效治療退化性關節炎所造成的骨頭磨損,童綜合醫院引進了MAKOplasty機器人手臂,可以進行精準膝關節置換手術,謝國顯主任指出,使用MAKOplasty機器人手臂系統進行單髁膝關節換置手術,術前針對患部進行電腦斷層掃描,手術中就可使用電腦斷層影像,直接建構出手術部位的3D立體圖像,能夠極精準依照病患骨骼尺寸更換最合適的人工膝關節。

謝國顯主任進一步指出,傳統膝關節換置手術的15公分大傷口,MAKOplasty單髁膝關節換置手術僅產生5到8公分的傷口,可避免傷害健康的骨頭、組織及韌帶,用最小的傷口與最少出血量重塑健康膝蓋。評估術後狀況也可不放置引流管,並在術後隔天可下床行走。 

童綜合醫院徐少克副院長呼籲,退化性關節炎雖然是普遍的疾病,但因發生時間大多已經年紀大,經由微創手術可以帶給高齡患者更精準與安全的治療,因傷口小與出血量少能避免患者的負擔,並可因較短的恢復期而儘早回歸日常生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9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孕婦懷孕期間往往對努力做人興致缺缺,好不容易撐到孩子出生,開始哺乳,照顧小孩的手忙腳亂與疲累,卻更讓嘿咻這檔事提不起勁,最後終於等到良辰吉時行房,而且自認有奶水應該就不會輕易懷孕時,第二胎就冷不防地來報到了。 根據統計,20歲到49歲已婚婦女有超過六成都是有計畫性的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35歲的張先生,工作忙碌還要照顧小孩,生活壓力龐大,時常腰痠背痛、精神不濟、咽喉疼痛、莫名疲倦,即使休息仍感到非常疲累,就醫檢查,身體沒有任何異狀,診斷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張先生說,近年來因為成家立業,加上經濟不景氣、貸款壓力,肩膀上的沉甸甸負荷,似乎壓到心裡面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蘇迪勒颱風過境,強風豪雨造成基隆部分地區停水停電等災情,尤其低窪地區甚至發生淹水情況;基隆市衛生局局長吳澤誠指出,民眾忙著清理家園時,也要特別注意個人防護,做好環境衛生工作,才能避免感染傳染病。   民眾一定要謹記防疫三步驟,包括清除、清潔以及消毒,才能...

閱讀詳情 »

via_每日郵報,下同 這個女人帶著五個月大的姪子開車出門, 一路上車停孩子就哭,車走就不哭, 但一次紅綠燈她卻發現姪子很安靜, 趕快停下一看,孩子竟然臉色發紫完全沒動靜了!! 驚慌的她在路邊哭著求助不知如何是好, 她向路人求救,但發現在場只有她自己會CPR, 所以她硬著頭皮對姪子施救, 沒想到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