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列法定傳染病15年來本土首例! 男子「燒、顫、瀉」近月竟是兔熱病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出現首例兔熱病本土確定病例!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今(7)日下午公布國內自2007年將兔熱病列為法定傳染病監測以來,國內首例的本土確定病例,而國內迄今只通報確診2例,上1例為2011年自美國境外移入的個案,兔熱病不會人傳人,推測應是散發個案。疾管署目前懷疑是因為個案免疫力較差,加上住家附近的水源疑似不乾淨。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該名個案為居住南部地區的60多歲本國籍男性,本身有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等慢性病史,潛伏期間無國內外旅遊史及動物接觸史,家中亦無飼養寵物,不過疫調發現其住家附近有草叢及魚塭,同時有野貓出沒。

根據疾管署資料,兔熱病為人畜共通傳染病,病原菌為土倫病法蘭西斯氏菌,宿主包含野生動物、家畜及多種的硬蜱,主要野生動物宿主包含兔子、野兔、田鼠、麝香鼠、海狸、水鼠。病原循環存在於媒介節肢動物及各種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及魚類之間,低劑量即可致病,潛伏期與暴露劑量有關,通常為3到5天,亦可長達14天,流行地區包含北美、歐洲、亞洲及中東地區。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強調,兔熱病傳染途徑多元,人類可經由吸血性節肢動物叮咬而感染,也可經由接觸受感染動物組織、吃到受汙染的食物或水或吸入受汙染的空氣而感染,目前沒有人傳人病例報告。

林詠青指出,男子7月底就有症狀,但到8月初才就醫,後輾轉因發燒、寒顫、腹瀉等症狀至某醫學中心就醫,血液培養的菌株經基因定序與土倫病法蘭西斯氏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高度相似,8月24日通報,經血清二採抗體檢驗陽性確診,所幸個案經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已出院,同住者3人及醫院接觸者皆無疑似症狀。

疾管署資料另指出,土拉倫法蘭西氏菌有A、B兩型,A型具有比較強的毒性,如果在有類似傷寒的症狀或肺部疾病時,沒有經過妥善治療,致死率高達5到15%;B型毒性較低,感染後即使不治療也很少有死亡的個案。 值得注意的是,兔熱病由於可能透過空氣傳播,被認為具有發展生物戰與生物恐怖攻擊的潛力。

林詠青強調,一般若因吃下受汙染的食物或水感染,多以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為主,但只要經抗生素治療,死亡率可大幅下降。

疾管署提醒,民眾應避免接觸野兔、囓齒類等野生動物,也應避免生食野生動物或畜肉,著長袖衣褲或使用驅蟲劑以避免受節肢動物叮咬,處理動物屍體(尤其兔子)時,需佩戴口罩、防水手套,避免接觸或生飲受汙染的水。如出現高燒、寒顫、淋巴腺腫、病原侵入部位出現癒合緩慢潰瘍疼痛、咽頭炎、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及動物接觸史。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禍首指向Delta!幼兒園病童最新病況 羅一鈞曝集中這4種症狀

四度捐台6.4萬劑AZ運抵 陳時中開口盛讚:日本是好鄰居!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灣駐胡志明市辦事處本(12)日接獲通報,在南越地區一名丁姓台商日前確診COVID-19,不幸於今天病逝。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駐處接獲通報後,立即聯繫丁姓台商的家屬,除表達政府慰問與關懷,同時協助家屬聯繫越南政府、醫院處理後續事宜。歐江安指出,越南疫情持續蔓延,其中以台商投資最多的南越地區...

閱讀詳情 »

https://grinews.com/news/wp-content/uploads/2021/08/色彩鮮豔蔬果幫助大腦.wav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研究顯示,多吃色彩鮮艷的蔬果,像是青椒、草莓,因為富含黃酮類化合物,可以幫助大腦認知能力,延緩老化。 根據美國營養學會期刊(Ameri...

閱讀詳情 »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1年8月12日 - 日前,AXA安盛於社交媒體率先披露許廷鏗(Alfred)成為其最新產品「貼心補手術保障計劃」的廣告片主角。雖然Alfred出道以來演出經驗豐富,但原來這是他首次為保險公司拍攝宣傳廣告。Alfred於廣告中不斷作...

閱讀詳情 »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公布,自購的AZ(AstraZeneca)疫苗約52.4萬劑,預定今下午3時40分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待完成通關程序後,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再提供COVID-19接種計畫所列實施對象接種。本批效期至110年12月31日。陳時中指出,指揮中心去年1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