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初春天氣忽冷忽熱 過敏性鼻炎蠢蠢欲動

  初春或秋天氣候多變,鼻部症狀發作,流大量鼻水、鼻黏膜腫脹而猛打噴嚏,比氣象台預報還準,因此,這些隨天氣起舞作亂的老症狀常被稱為「氣象病」。其中又以過敏性鼻炎影響人數最廣,症狀也最為擾人。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明,過敏性鼻炎好發於春天及秋天的季節,除了梅雨期間溼度高,成為屋內塵螨、黴菌孳生的溫床;即便不下雨,花粉、PM2.5隨風擴散,空氣品質易達紫爆,成為主要過敏原。

  鼻過敏最典型的3大症狀包括打噴嚏、流清水樣鼻水、鼻涕倒流、常常鼻塞不適頭昏腦脹,有些患者還會間歇性反覆出現眼睛紅癢、眼周腫脹、流淚及耳悶等,讓人白天無法專注工作,到了晚上也難一夜好眠。門診求助的病人不乏睡到一半突然鼻塞或是噴嚏打不停,一旦發作想再好好睡上一覺,恐怕是難上加難。

  由於患者鼻腔內的鼻過敏神經比正常人密集且發達,容易因外界變化刺激鼻黏膜就發癢打噴嚏,長期處於發炎腫大狀態下,只要接觸到環境過敏源及氣溫改變,過敏反應一發不可收拾。

  鼻過敏依症狀輕重,治療方式不同。症狀輕者可靠藥物控制症狀,臨床上常給予抗組織胺、類固醇鼻噴劑、鼻黏膜血管收縮劑等,雖有立竿見影之效,但缺點是藥效一過症狀就又復發,且長久使用易產生依賴性,可能惡化釀成藥物性鼻炎。因此,千萬不要未經醫矚擅自使用,但病人說吃藥無效,甚至醫生也看不好,才令人感到無奈。

  若藥物治療不見改善的病人,則屬於情況較為嚴重的鼻過敏患者,可考慮改採手術的治療方式。常見方式有雷射、電燒、微創、射頻電波及紅外線。這些手術方式對一般鼻病成效不錯,但對嚴重鼻過敏者效果不彰,臨床上採用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從根本治療效果較佳,達到痊癒而不復發。

  李宏信指出,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原理為切除過度發達的鼻過敏神經,早期手術須經鼻竇須掀開上唇,鑿開鼻竇腔骨而再深入進行神經截除,術中出血風險高,無論是醫師或病人都難以接受。但現在醫學技術進步,改採電波射頻低溫熱透法,以特製雷管探頭從鼻腔進入深處側上方進行截除,不必開刀,局部麻醉,在門診約半小時就能完成,平均可改善約7至9成的鼻過敏症狀,深受患者肯定。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電波射頻低溫熱透法改善鼻過敏效果良好,但敏感族群外出應針對塵滿、黴菌、花粉、PM2.5等四大過敏原做好口鼻防護,居家寢具定期清理乾淨,避免堆放絨毛玩具、地毯,梅雨期間室內開啟除溼機降低溼度,盡可能消除接觸過敏原的機會,才能安然度過鼻過敏好發季節。

相關推薦

【記者周蘭君報導】源源出生後因心雜音、嘴唇發紺檢查出先天性心臟病(肺動脈閉鎖) ,已經歷四次心臟手術和二次的心導管檢查。目前就讀國小三年級,但因為病情與長期接受治療的原因,源源明顯與同齡男童瘦小,但仍不改其開朗的個性。源源表示:從小到現在常常去醫院,每次去醫院都是媽媽辛苦照顧我,我希望長大以後能夠保...

閱讀詳情 »

中國人過新年「迎春納財」不可少,尤其對於招財又特別重視。傳統面相學認為,齒相與財運有關,應防有漏財之虞。許多上班族平日忙於工作,對於門齒縫隙總苦無時間可以修理門面,農曆年前牙醫門診出現看診熱潮,都是希望能在新的一年旺財添好運。 想把牙縫關閉起來,有哪些方法?資深牙醫師吳碧礽表示,關閉牙縫可採取補牙、...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林欣穎/台北報導 小傑今年11歲,正值孩童發展興趣、摸索世界的年紀,但先天性心臟疾病與心律不整,讓他和一般同齡孩子有些不同。小傑最大的心願,就是想要和全班同學一起去畢業旅行,留下重要的成長回憶,不過長年累積下來龐大的手術開銷,讓家中已經無法負擔更多的額外支出……好在有如新善的力量慈善...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每年有超過700位聽損兒童需要接受進一步治療,能不能把握黃金治療期,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這一些孩子能否重獲新「聲」關鍵,台大醫院今(26)日宣布將與國研院國網中心合作,利用台灣最強的超級電腦加速,從人體的2萬多個基因中,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