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初經來「血流一個月」得休學! 經月冒出3徵兆當心類血友病搞鬼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初經來潮,喜事卻變大災難!40多歲的蔡小姐回想,國中初經來潮卻出血停不了,甚至因為經血過量、貧血,導致短暫失去視力,緊急住院1個月後才控制住血流不止的狀況,嚴重影響生活,並因此辦理休學,背後禍首就是類血友病在作怪。國內推估全台約有2萬3000名類血友病患者,確診卻往往得靠運氣。

另一名今年上高一的彭小妹,自初經開始就有時經血特別爆量,睡覺總需要另外在床上墊毯子以免經血外漏弄髒床單,去年經期一來就長達3周、每天得用超過12片夜用加長衛生棉,最後還排出50元硬幣大小的血塊,就醫才確診是類血友病。

台中榮總罕病暨血友病中心主任王建得表示,女性月經若持續超過1周、每2小時內需更換衛生棉、排出血塊大於3公分即為經血過量,有可能是為類血友病,提醒女性得重視「經血過量123」的自評徵兆。

根據全球統計調查,有症狀的類血友病盛行率為千分之一,推估全台約有2萬3000名類血友病患者,然而全台有註記、領有重大傷病卡之病例僅約300人,換言之,超過98%的患者未被診斷出來。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翁德甫說,很多女性誤以為經血過量是體質因素,直到出現合併流鼻血、牙齦出血或經期血流不止狀況才求診,而危機就在當患者意外出現大型開放傷口時,恐無法即時使用正確藥物止血,恐造成生命危險。

翁德甫指出,凝血因子是指幫助血液凝固的蛋白質,主要有13種,若凝血因子數量缺乏,血液就不容易凝固,而出現凝血異常症狀,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凝血因子缺乏疾病為血友病,其成因是血液中缺乏第8、第9凝血因子,因為檢測技術較成熟,且比起類血友病,血友病的出血症狀更顯見,所以確診、治療比率皆遠高於類血友病。

值得注意的是,血友病主要為性聯遺傳,故超過95%病友皆為男性,翁德甫強調,而類血友病則是非性聯遺傳,所以患者男女比例相近,在女性中為最常見的止血異常疾病。而類血友病目前已有方式可幫助凝血功能,以合成藥物,或含有VWF的凝血因子濃縮劑作為主要治療方式來增加凝血因子數量,並輔以抗纖維止血藥物或口服荷爾蒙進行治療。

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今(8)日便呼籲長期無法改善經血過量的女性要有警覺,除了透過「經血過量123」口訣自評之外,如出現不明瘀青、牙齦出血等凝血異常症狀,需積極進一步諮詢血液科醫師。

照片來源:示意照/CNEWS資料照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生完3胎迅速「享瘦」女醫師公開按摩撇步 餵母乳每天多代謝500卡

保命還有好康拿!住台北市這一區 完成首次癌篩可拿「百元加菜金」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好醫師會客室》攝護腺肥大要迅速治療,才能找回性福。(影/優傳媒影音製) 優傳媒記者溫建鈞/台北報導攝護腺肥大是中年男人的「特權」,得病的比率超過一半,振興醫院泌尿科蔡昇翰主任表示,攝護腺肥大治療方式相當多元,嚴重的樹護線肥大會出現結石或是泌尿道感染症狀,必須施以刮除手術,較輕微的症狀吃藥...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節氣進入「處暑」,中醫師建議,雖然已經秋天,但處暑的天氣逐漸轉變成為「晝熱夜涼」型態,還是要留意白天時秋老虎帶來的暑氣高溫,至於如何幫助身體應對夏、秋兩大季節的良好轉換,中醫認為,此時應要增潤抗燥、清熱益氣,包括蓮子、香蕉、菊花、...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慢性腎臟病人超過32萬人,需要長期透析洗腎人數就有8萬多人,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表示,其中「多囊腎」病患就約占了台灣洗腎病患的2.4%,以往沒有任何治療方式,只靠血壓控制及日常習慣來延緩進入洗腎的病程,而健保今年7...

閱讀詳情 »

▲腦部電腦斷層掃描圖顯示嗅溝腦膜瘤位置。(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時隔2年,終於聞得到自己最喜歡的水果味!50歲的吳女士過去2年多來沒有嗅覺,原以為是嚴重過敏性鼻炎害的,但因為視力也越來越模糊,就醫透過電腦斷層掃描才發現腦部長了一顆6到7公分的腫瘤,確診為「嗅溝腦膜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