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別忽略心臟疾病 10大死因排名第2!

別忽略心臟疾病 10大死因排名第2!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根據衛福部所公布的最新10大死因結果顯示,國人去年有13萬2428人死於10大疾病,占總死亡人數76.8%;而與前年相較,排名第2的心臟疾病,死亡人數就增加1610人,不得不慎!

去年心臟疾病死亡人數較前年增加1610人

國人去年10大死因排名依序為1.癌症、2.心臟疾病、3.肺炎、4.腦血管疾病、5.糖尿病、6.事故傷害、7.慢性下呼吸道疾病、8.高血壓性疾病、9.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10.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排名第1的癌症,去年死亡人數較前年增加931人,排名第2心臟疾病增加1610人,排名第3肺炎增1451人,排名第4腦血管疾病增677人。

心臟血管疾病致死 小心血管變硬與血液濃稠

心臟血管疾病多為三高族群,而在防治心臟疾病時,西醫多會針對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來做治療;而在中醫方面,又是如何診治呢?中醫師吳建東表示,心臟血管疾病會致死,主要並不是因為三高,而是三高導致血管變硬與血液濃稠,是因為血管硬化以及血管中血液循環不良造成。

中醫治療心臟疾病 從根本處理

吳建東醫師指出,血管硬化與血液循環不良,就要針對周邊循環差或是代謝差來治療,甚至要調整脾胃,而肝腎虛弱時,也都需要用藥調整,必須要從根本處理,使代謝產物清除乾淨,以及血液循環要調整好,才能改善心臟血管疾病。

針灸、放血 也可改善心血管疾病

心臟血管疾病除了使用中藥治療之外,吳建東醫師進一步指出,針灸也能改善心臟血管疾病,而最常用的穴位有百會穴(位於頭頂的正中央稍後處)、合谷穴(位於第一、二掌骨間虎口處)以及太衝穴(位於腳背在第一腳指骨與第二腳指骨上方凹陷處);此外,對於血壓突然升高,血管未稍循環差,或是腳麻、手麻等病況,也可應用放血來做治療。

預防心臟疾病:規律運動+良好生活習慣 

根據研究顯示,中西醫合併治療,對於心血管疾病會有較好的效果;吳建東醫師強調,至於想要預防心臟疾病,養成規律的運動,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而且要記得多喝水,喝水也是改善心臟疾病很重要的一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6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抽菸會導致肺癌眾所皆知,但是你知道嗎?就算不抽菸也會有罹患肺癌的可能!一名61歲無抽菸習慣的老奶奶,因頭痛長達三個月一直沒有改善,甚至出現走路不穩、手腳無力的症狀而就醫,檢查後竟發現罹患肺腺癌。 成大斗六分院血液腫瘤科許雅婷醫師表示,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又以肺癌佔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家有2-5歲幼兒的家長看過來!你家的小寶貝去打免費的肺炎疫苗了嗎?根據疾管署統計,今年3月起實施2-5歲公費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政策,至今仍有半數幼兒尚未接種;該局呼籲,家長應儘速帶幼兒前往接種。疾管署表示,時序入秋,即將進入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期;由於肺炎鏈球菌感染,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不少民眾興致勃勃計劃要去哪裡烤肉,國民健康署提醒,月餅和烤肉不僅熱量高,還隱藏著許多導致腸癌的危險因子,除了烤肉時,盡量少肉以外,建議民眾餐後可以和家人散步運動,不只幫助消化,還能增進情感。研究顯示,除了紅肉和加工肉品會提高大腸癌的發生率外,用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暑假才剛結束,許多家長就發現孩子近視又有加深的趨勢!原來由於暑期長時間接觸電視、電腦、手機類產品,使得視力受影響。眼科醫師建議,家長應帶孩子多走出戶外;另外,也可透過打羽毛球運動來減緩孩童視力的惡化。根據一份針對台灣中小學生所作的屈光狀況調查,7歲國小學童的近視罹患率從1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