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別把心肌梗塞當中暑! 高溫易傷心「8大危險徵兆」快送醫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7月屢創高溫紀錄,千萬別把勿把心肌梗塞誤當中暑!國健署提醒,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一旦發生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8大危險症狀,可能是心臟病徵兆;另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也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根據統計,心臟病一向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及過量飲酒等問題,通通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名譽理事葉宏一強調,民眾別再以為冬天才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其實夏季高溫炎熱也容易傷心。

原因在於,葉宏一說,氣溫升高,人體血管會擴張,再加上夏天流汗,身體水分蒸發讓血液變得濃稠,容易出現冠狀動脈堵塞,嚴重時恐會導致心肌梗塞,而脫水現象也會讓心跳加速,容易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

國健署長王英偉提醒,一旦出現上述心臟病徵兆,務必要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自身體溫,包括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國健署進一步建議,夏季護心行動,像是在室外活動或戶外工作者,儘量以穿著寬鬆、透氣而顏色較淡的衣服,戴遮陽帽及太陽眼鏡並備足水。當天氣悶熱、空氣濕度大時,建議冷氣設定在26至27度,從戶外到冷氣房內最好先穿薄外套,可減緩因經常進出冷氣房,冷熱溫差較大所造成的心臟血管負擔,另外如果不開冷氣則保持室內良好通風。

另外,夏日飲食方面宜清淡,可多選用蔬菜、水果、糙米、全穀雜糧,儘量少吃油膩或高飽和脂肪食物。烹調建議以蒸、煮、川燙代替油炸。飯菜不宜過鹹,食鹽過多會使血壓升高。此外,要及時補充水分,養成每天至少喝2000cc白開水的好習慣,避免含酒精及糖分的飲料。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北飛曼谷班機又傳9旅客發燒! 指揮中心反指「泰」敏感

【有影】「報復性旅遊」恙蟲病激爆60例! 遊花東有這徵兆致死率最高6成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自己的腳痛自己救》抗疫每天5分鐘,腳趾靈活操  醫曝:身體問題的根源全都出在腳趾頭上… 一般人可能會這樣想「腳」不就只是一塊肥肥厚厚的東西支撐著身體嗎?足踝外科名醫朱家宏出版《自己的腳痛自己救》(時報出版)書中提到,其實不然,在這一塊肥肥厚厚的腳掌中,包含了二十六塊骨頭、五十...

閱讀詳情 »

一天100秒,遠離骨質疏鬆》「臭屁」是身體警訊?日醫:提升免疫力清除「腸內垃圾」是關鍵! 免疫力主要依靠大部分棲息在大腸內各種腸道菌叢的平衡,這些一百多種、數量超過一百兆的腸道菌會分解各種食物殘渣,釋放出大量的物質。對身體有益的就是益菌,對身體有害的就是壞菌。益菌的代表,就是一般人所熟知的優酪乳及發...

閱讀詳情 »

耳鳴為何會引起頸部痠痛? 耳鳴介紹:    根據美國統計資料指出耳鳴影響約15%的人口,且與焦慮、噪音等因素有關。它不被定義為疾病,它其實是大腦聽覺系統產生的一種症狀。許多疾(包括老化)都有可能造成這種症狀。凡是沒有「音源」而耳朵卻「聽」到了聲音,就是我們所稱的「耳鳴」。它有時只...

閱讀詳情 »

優傳媒採訪中心/台北報導寫出著名科學著作《人類簡史》的以色列作家尤瓦爾.赫拉利,以人類世界未來發展的角度,日前在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發表了一篇長文《冠狀病毒之後的世界》。著重談到疫情結束後,世界向何處去的問題,以及對目前各國沒有統一行動的計畫,反而各自為戰、競相關閉邊境的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