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刮痧解暑去痠痛? 醫:正確刮痧才有效

刮痧解暑去痠痛? 醫:正確刮痧才有效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烈日當空曬得酷熱難當、頭昏眼花,出現中暑或感冒症狀,於是有人選擇操作方便簡單的「刮痧」療法,透過手指、刮板來開泄人體皮膚毛孔,刺激皮下毛細血管和神經末梢,疏通經絡、開通腠理、流通氣血、加強各種正常的調節功能,達到排除病邪、祛病強體的目的。「刮痧」是中國傳統醫學且有效的保健方法,但刮痧方向手勢如何操作?出痧顏色愈深愈好嗎?

刮痧後可能會出現的症狀
刮痧後身體會出現一些「痧象」反應。
1)出痧:紅色痧點、痧斑,或是紫紅色、青紫色、青黑色的密集痧象,甚至在皮下部位出現大小不一的包塊狀痧象。
2)疼痛感:在刮痧後的1~2天內,出痧較多之部位按壓時會有程度不一的疼痛感。

2招分辨中暑:捏印堂、看紅線
中暑跟感冒有類似症狀,如何分辨?馮紀新醫師說,以大拇指、食指在兩眼間的印堂,輕輕快速一捏,很快出現紅紅的一條線,就表示有暑,這時刮痧就有效,刮痧讓熱氣可以打通出來,如果無法徹底解決,可搭配針灸或吃藥矯正。
預防中暑的自我按摩穴位保養法:雙手掌指尖向上貼耳,兩隻大拇指到的地方剛好按住後腦凹陷處,管頭部循環的「風池穴」,輕輕按壓促進頭部循環,氣散得出來,頭就不容易暈。

刮痧雖簡單易操作 但未必每個人都適合
坊間常用民俗療法刮痧來緩解熱感冒、中暑,中醫對此持正面看法。原因在於刮痧可讓小微血管擴張、破裂(皮下出血),表皮會紅腫,藉此宣散體內多餘熱氣,緩解發熱、頭痛等不適。有人會直接拿硬幣、湯匙、梳子來刮,但硬幣材質硬且粗糙材質容易刮傷肌膚,且上頭布滿細菌可能造成感染。醫師建議使用刮痧板,是較佳的選擇。醫師同時強調如果刮痧錯誤或過度使用,可能造成筋膜發炎,加重病情。刮痧雖然是常民保健良方,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例如:幼童、孕婦、空腹、體質虛弱、嚴重靜脈曲張者、糖尿病患、凝血能力較差者、表皮有傷口、過敏、長痘痘、毛囊炎、濕疹等,就不適合刮痧。

正確刮痧方式 也能達到美容瘦臉功效
藉由刮痧的動作,進而使循環代謝變好,同時刺激穴位與經絡,幫助身體恢復正常的生理狀態,淋巴回流也會更順暢,藉以達到調整促進代謝,快速排除體內的毒素、廢物。若想用於治療中暑、偏頭痛,力道就要偏重、速度快,並掌握由上往下、由內往外的原則跟著經絡的走向來進行;若想用於美容保健,力道就要偏慢又輕、皮膚為紅無須出痧,以免得到反效果,手法則要逆向操作,由下往上、由外往內。醫師提醒在刮痧前一定要先把皮膚清潔乾淨,塗抹上介質(例如:精油、薄荷藥膏)再開始刮,避免磨傷肌膚。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延伸閱讀】每天腹瀉二十次 蹲廁所彷彿蹲苦牢原來是這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8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示意圖-來源 山藥,通常分為兩種,按照老家人來說,一種是菜山藥,一種是藥用山藥。菜山藥是那種很粗的,肉很多的那種。這種山藥很粗很長,一根山藥能有好幾十斤。在老家可沒少吃這種山藥,因為那會兒我們老家種山藥,所以就便宜。吃山藥必須面對一個問題,皮膚過敏。山藥皮上的毛毛和山藥汁液都會引起過敏。山藥皮能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名年近七旬的老翁,深受耳鳴所苦,經由西醫檢查,發現是因為內耳不平衡,且有神經退化而導致耳鳴,雖經由西醫治療,卻一直都無法改善;之後他進一步尋求中醫治療,終於在服用中藥後獲得緩解。 遍尋醫師治療 耳鳴並非不治之症,但是卻不易治好,很多有耳鳴困擾的病人,往往會遍尋醫師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般人以為植物油比動物油健康,但人工植物油可不是如此!營養師強調,經過氫化加工的植物油,如人工奶油、奶精,以及烘焙用酥油等,都含有高飽和脂肪,常會添加在麵包、糕餅、零食等食物中,吃多恐增加三高、肥胖等慢性疾病風險。 107年禁用人工反式脂肪 食藥署公告107年7月1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是否有吃飽飯就肚子脹的情形?或是餓了,肚子就會不舒服?傳統中醫認為,消化不良和脾胃腸道都有關係,而且會針對症狀依據虛實辨證論治,除了藥物治療之外,並可就相關穴位針灸和按摩。 餓屬虛證用香附+陳皮 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主任陳俊良表示,肚子脹氣消化不良是腸胃功能出現障礙,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