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剩菜還有沒有營養?會變質成毒物嗎?

「當年菜變成剩菜,要怎麼吃才安全?」嘉義基督教醫院營養科技術主任張靜芬表示,食物一旦「隔夜」,原有的營養素就幾乎流失殆盡了,同時還會衍生兩大安全問題,一是微生物繁殖,會導致食物變質;二是亞硝酸鹽增多,即使「加熱」也無法完全去除,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並有致癌風險…
剩菜還有沒有營養?會變質成毒物嗎?
《蔬菜別過度烹煮》
張靜芬營養師指出,所有蔬菜、水果經過烹煮後,都有營養流失的問題,因為蔬菜富含的維生素C、維生素B群、礦物質等多為「水溶性」,所以極易受氧氣、高溫破壞,甚至在燙煮過程中,也會溶解於水中。因此,蔬菜烹煮後保留養分的多寡,與烹調方式有關,加熱愈久、烹煮過度,營養素流失愈多。

《注意亞硝酸鹽產生》
根據歐美等國統計,在正常飲食中,蔬菜是硝酸鹽最主要的來源,而亞硝酸鹽往往跟硝酸鹽的轉化相關。。而此轉化過程係由蔬菜中的「還原酶」來實現,在青菜被加熱的過程中,這些「酶」會失去活性。在植物性食物中,又以綠葉蔬菜的亞硝酸鹽含量最高。

《超過8小時就算隔夜菜》
所謂「隔夜菜」,不單指放了一夜的菜,只要放置時間超過8小時,就算隔夜了。有些食物,可能在室溫下擺放4小時就變質了,因此「剩菜」是否安全,有時不在於儲存時間長短,而在於食物儲存過程中是否變質或產生有害物質,一般來說,莖葉類蔬菜比較瓜果類蔬菜,更容易變質。

《6小時內加熱、吃完》
張靜芬強調,食物的營養素,不但會隨著煮熟後置放冰箱時間愈久,跟著慢慢流失;即使是煮熟的食物,也會因為冰太久,水分跟著流失,使得味道變得更鹹。因此,最好能在六個小時內取出加熱、吃完。

年菜中的涼拌菜,宜現做現吃,避免冷藏隔夜,食材可能提早變質。至於魚類和蝦蟹等海鮮,隔夜後也容易產生蛋白質降解物,會損傷肝、腎功能,亦不建議冷藏超過八小時後,反覆加熱食用。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經常可以看到我們的客人臉上、身上會有黑斑、白斑、血斑,因為有損她們美麗的皮膚,她們也非常討厭這些斑斑點點的,請我幫她們把它們處理掉。 那這些黑斑、白斑、血斑,斑斑點點的到底是怎麼長出來的呢? 原來啊,物質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變成毒素,久積成毒,毒素就會慢慢毒害人體,毒素毒害人體的時候,就會堵塞經...

閱讀詳情 »

常見的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大多是過敏引起,中醫上是如何治療這些過敏性疾病呢?  中醫觀點認為大多數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屬寒性體質,異位性皮膚炎則為偏熱體質。 通常以涼性藥物治療熱體質的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等。 而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則會用溫、熱性的藥物治療。 另外過敏性鼻炎也常採用冬病夏...

閱讀詳情 »

現代人由於生活壓力大,常常會感覺肚子不舒服,許多人找醫生、做檢查,被診斷為「大腸激躁症」,俗稱腸躁症,其症狀包括腹痛、脹氣、排便習慣改變、腹瀉或便祕、解便不完全的感覺。雖不致命,但很少被治癒,造成嚴重生活困擾,怎麼改善呢?書田診所家醫科醫師林兆啟表示,腸躁症患者常因脹氣而感到肚子不舒服。腸胃中的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