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及早就醫防惡化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及早就醫防惡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人們面臨重大災害或創傷事件後,會產生的情緒問題,被歸類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高霈馨表示,當發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精神和情緒惡化症狀持續超過1個月,最好及早就醫治療,對於阻止病情惡化將有一定幫助。

根據統計,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盛行率一般約1~2.6%,終身盛行率為7.8%,而女性比例較高,甚至達10%。然而,當人們碰到重大創傷或災害事件後,盛行率相當高,以災難現場來說,盛行率可能高達75%。

高霈馨表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常見症狀包括病人會不自主的回憶或在夢境中,反覆經歷創傷事件的感覺,並逃避事件相關話題,對於重要細節往往難以回憶。情緒方面,病人會對事物失去興趣、對人疏離、對未來悲觀、感覺不到快樂或愛,而且會變得易怒、警覺性增加,甚至睡眠障礙等。

一般當創傷事件發生的1個月內,出現的身心症狀稱為急性壓力反應,症狀通常在1~2周內會逐漸減緩。若超過1個月還未改善,最好尋求專業治療,因為長期處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會導致出現身體化症狀,合併其他如憂鬱、焦慮性疾患、偏差或扭曲的行為及想法等精神疾病。高霈馨強調,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治療需要一段時間,但在專業協助下,可望獲得緩解。

高霈馨醫師指出,目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治療方式,包括藥物及心理治療。若規律服用1~2周抗憂鬱劑,可逐漸顯現療效;失眠患者則可採用鎮靜安眠藥,心理治療則需依病人的人格特質、罹病時間、症狀嚴重度而有不同的方式。此外,親友的陪伴也對病情帶來相當大的幫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661

相關推薦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5日報導,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種能夠「關閉癌細胞機能」的蛋白質編碼,這種編碼有望將惡性腫瘤轉為良性。這項激動人心的結果發表在著名醫學核心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中。 (圖片翻攝自toutiao) 在實驗室研究中,科學家們驚奇地發現,乳腺癌...

閱讀詳情 »

圖翻攝自shareonion 下同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一位30歲的女性Erica對睡前的臉部保養步驟感到厭煩,同時也好奇,如果停止使用任何護膚產品,臉上到底會發生什麼事。因此她拿自己做實驗,停止洗臉一個月。在停止使用護膚產品的過程中,Erica只允許自己使用乳液或是卸眼妝的乳膏。原本Er...

閱讀詳情 »

肥胖的人很多時候比較浮腫,很可能是你的淋巴「堵塞」了。淋巴就像是排水管,是人體廢水與毒素排出的重要管道,只有淋巴保持健康通暢,身體中多餘的毒素才能順利排出,對瘦身也有一定的幫助。現在小編就手把手教你疏通淋巴結、健康排毒,打造沒有贅肉的苗條身材!30秒完成第一次淋巴排毒 (圖片翻攝自toutiao)...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寶寶發燒是家常便飯,要怎麼樣讓寶寶少挨針、不吃藥來緩解感冒帶來的不適症狀呢?小兒科醫師楊為傑提供居家妙方: 把頭抬高(一歲以上適用):不論是成人或寶寶,鼻塞時,平躺較不舒服,若是把頭抬高,可暢通呼吸道。而寶寶不懂得如何用嘴巴呼吸,所以一旦鼻塞,往往哭鬧、耍脾氣,因不適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