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劉怡里:不要因為食安風暴就聽信網路傳言,而導致營養攝取不均

劉怡里:不要因為食安風暴就聽信網路傳言,而導致營養攝取不均

最近幾年食安問題延燒,大家開始關心「食衣住行」中,最重要的「食」問題,從食物的食材來源、運送、保存到烹調方式,連怎麼搭配才能吃到最營養的組合等,這些都是最近新聞報章雜誌每天都會報導的,而大家也發現以前覺得理所當然的、甚至從小吃到大的食品加工商品,也開始產生了一些問題。

其實這些問題一直充斥在我們生活周遭,只是現代人工作忙碌,外食比例增加,漸漸習慣重口味、高油高糖的飲食習慣,不自覺地吃進了很多非天然及過度烹調的食物,久而久之,全家人的飲食習慣從小孩開始,就已吃不出新鮮食物真正的美味,往後才會衍生出各種文明病。

身為營養師的角色,從營養健康的角度來看這本書,裡面藉由節目寓教於樂的性質,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幫大家解答生活中的各種問題,而藉由書本的整理,更能將其知識文字化,大家可以把它當作家庭生活中必須的「工具書」,大家想了解的食安或是生活上的問題,都可以透過這本書迎刃而解。

當然透過閱讀此書,可以增加很多醫學或是營養知識,但還是提醒大家,不要因為食安風暴就聽信網路傳言而導致營養攝取不均,食物的選擇建議大家檢視自己每天是否吃到「每日飲食指南建議」的六大類食物,並且適度飲用白開水與規律性的運動,這才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基本準則。

臺安醫院營養師 劉怡里

本文為《請你跟我這樣過 3 安心食:學專家正確挑菜、煮水、烹魚肉、無毒健康開心吃!》審定序

劉怡里:不要因為食安風暴就聽信網路傳言,而導致營養攝取不均  

食安危機年代裡,生活中的每個選擇,都該讓我們更安心!

給家人營養無毒的美味好食,是你我的渴望,

健康食材不健康,全是吃法、清潔方式有問題!

現在,讓我們一窺營養、食安、毒物專家的無毒餐桌,

看他們如何﹛正確﹜洗菜、煮水、烹煮海鮮肉類,你會發現,安心吃真的好簡單!

 

【推薦序一】 追求健康,本書是你最有力的知識橋樑!/侯昌明

【推薦序二】 解除食安疑慮,吃出健康,幸福多更多!/黃文華

【審定序一】健康飲食不是難吃飲食/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

 

【精彩摘文1】有沒有方法可以去除身體中已攝取到的化學物質?

【精彩摘文2】燕麥加牛奶,健康百分百?

【精彩摘文3】橄欖油真真假假,如何分辨買到的是不是好油?

【精彩摘文4】使用鋁鍋真的會讓身體產生致命危害嗎?

【精彩摘文5】譚敦慈的安心食譜:南瓜海鮮濃湯

【審訂者簡介】

譚敦慈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科  護理師

 

劉怡里                      

目前任職於臺安醫院

學經歷

台北醫學大學 保健營養學系研究所

中華民國專技高考合格 營養師

中華民國肥胖學會合格體重管理 營養師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合格衛教 營養師

著作

《免挨餓×輕鬆瘦》、《美食好簡單》。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許多女生都有水腫困擾,尤其是經常久坐的粉領族,一到下午小腿發脹的厲害,走路時也感到痠痛,且合併便秘問題。中醫師指出,長期便秘的女性易有子宮肌瘤,建議多運動,並以順時針方向按揉腹部,只要日日順暢,就能改善肌瘤體質。 42歲王小姐長時間久坐辦公,四肢水腫情況嚴重,有時按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秋節連假再隔1天就展開,但在全民烤肉歡愉氣氛中,每年都會有腹瀉急診人次大量增加。衛福部疾管署統計,近4周腹瀉群聚通報案件共58起,當中24起檢出致病菌或病毒,共有393人受到細菌或病毒影響腹瀉,疾管署提醒,中秋節烤肉務必生熟食分開處理,食材烤熟再食用,以降低腸道感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一般而言,女性因為受到雌激素的保護,在還沒有更年期、尚未停經的女性當中,發生中風的機率較低;但是最近1項新的研究顛覆了這樣的觀點,新研究表示,年輕女性比同齡的男性更容易中風,研究刊登在《中風雜誌》(stroke)。 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神經學教授Michelle Lep...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在台灣尾的恆春基督教醫院,不僅肩負了偏鄉照護醫療使命,更一直持續照顧著偏鄉弱勢孩童之課輔計畫和獨居老人送餐活動。今年面臨COVID-19疫情衝繫,不但醫院營收大幅銳減,更因為興建醫院院的工程款壓力,今年醫院工程款就必要付出一億元,陳志成醫師/院長和醫護人員帶頭減薪,希望能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