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加速復原力! 腦中風患者復健新福音

加速復原力! 腦中風患者復健新福音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每18分鐘就有1人中風,且每年約3萬人腦中風,其中每10位腦中風患者中,就有兩位長期癱瘓臥床,也成為家庭照護上的沈重負擔;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戴龍偉指出,目前能採以重覆經顱磁刺激治療,以改善患者症狀,這也是透過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復健科蔡泊意主任曾公布的相關報導,成功改善近三百位中風患者,平均反應率約七成,也讓外界重視經顱磁刺激對於腦中風的應用。

重覆經顱磁刺激配合復健 加速復原能力

臨床上,一名年屆40歲的工程師,因工作緣故得早晚輪班,加上工作壓力、三餐不定時,某天突然發現右側肢體不聽使喚,送急診後檢查發現左側中大腦動脈區域梗塞,後續轉至復健科開始復健治療,經兩個月後其上肢布氏動作階段仍為第二期,右側手仍未改善,讓患者一度情緒低落,直到接受重覆經顱磁刺激治療,數週後手部已能自主性手肘及手指彎曲,也讓患者積極復健。 

抑制健側腦部活性 改善患者症狀

戴龍偉醫師說明,利用衛福部核准的經顱磁刺激機器,以強大電流透過感應線圈電生磁感應出磁脈衝打入大腦皮層,以及磁生電感應出電流直接刺激大腦神經元產生促進或者抑制,透過精準的腦部定位,給予連續短暫重複約2特斯拉的磁脈衝穿過顱骨,傳至皮下約3公分誘發出感應電流刺激,若能抑制健側腦部活性或促進患側腦部活性,將有助於改善患者症狀。

經顱磁刺激搭配復健 研究:改善中風後遺症

此外,治療上也能透過長庚醫院發表的西塔叢集刺激,不僅治療時間更短,對於認知功能不佳、無法長時間維持頭部擺位的患者療效較佳;戴龍偉醫師強調,第一次接受治療的患者會先測定動作閾值來決定治療強度,接著會使用低頻重複經顱磁刺激或連續性西塔叢集刺激來抑制健側腦部活性,或透過高頻重複經顱磁刺激或間歇性西塔叢集刺激來促進患側腦部附近的活性,研究也指出,若能連續兩周共十次的經顱磁刺激搭配復健,能有效改善中風後遺症。 

重覆經顱磁刺激應用廣 治療前仍得詳細評估

重覆經顱磁刺激目前已廣泛用於憂鬱症、焦慮症、腦中風後的運動、吞嚥、語言及認知後遺症、帕金森氏症等治療上,過程中患者並不會感到疼痛,僅少數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誘發癲癇發作或血管張力失調性昏厥;戴龍偉醫師呼籲,但若為被告知不能接受核磁共振檢查者、顱內有金屬植入物或曾經有癲癇病史則不適用此治療,因此治療前,仍得接受醫師詳細評估。

【延伸閱讀】

白內障手術新選擇 「精準微脈衝」安全快速精準到位

邁進精準醫療時代! 出生就掌握藥物過敏基因 用藥更安心

慢性腎臟病新藥療效佳 臨床試驗提前終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6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火氣大、體質燥熱的人,有時冬日吃補容易因為活血循環加速,造成嘴巴破洞、牙齦浮腫問題,此時許多民眾會自行購買成藥消炎,但若是出現單顆牙齒腫痛、甚至合併有膿包現象,醫師提醒,可能是牙根受到細菌感染造成的「根尖囊腫」發炎現象,嚴重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不可輕忽! 火氣大牙齦腫v...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你家孩子愛吃炸雞、薯條或是漢堡嗎?根據國外研究發現,日常飲食習慣占了罹癌因素5成。營養師建議,減少外食、避免油炸食物及含糖飲料,多吃真食物、好食物及全食物。 罹癌因素 日常飲食占5成 根據衛福部104年十大死因,惡性腫瘤高居死因首位,共有4萬6829人死於惡性腫瘤,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加拿大一項研究發現,年長者如果一天到晚坐在沙發上、椅子上,很少運動,就算沒有失智症遺傳因子,一樣也容易得失智症,可見年長者想要預防失智症,就要多運動。 不運動 抵銷正面基因影響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阿茲海默症期刊〉(Journal of Alzheimer'...

閱讀詳情 »

雖然心裡明白必須少吃一些甜的,但總是敵不過自己的甜點胃嗎? 女孩們總是抗拒不了甜甜的東西,苦悶的上班日要來點甜食、假日也要到大街小巷尋找甜點、壓力大的時候更是離不開這些零食。雖然心裡明白想要瘦下來就必須少吃一些甜食,但總是敵不過自己的甜點胃嗎?其實就科學上來說,你可能已經掉入了「糖上癮」的陷阱中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