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勿輕忽小痣! 觀察黑痣癌變有這五個準則

勿輕忽小痣! 觀察黑痣癌變有這五個準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五十幾歲的中年男性,從小右臀部有一塊黑痣,隨著年紀增長,黑痣逐漸長大至大於十公分。起初不以為意,直到最近幾個月,痣的右半部逐漸突起,甚至於無意間搔抓後,還局部出血,因而求診。醫師發現,此名男性罹患先天性黑色素痣轉變而來的惡性黑色素癌,並合併骨盆腔的淋巴結侵犯。目前接受黑色素癌的免疫療法,初步看來,腹壁轉移腫塊有顯著縮小,同時沒有顯著副作用。

痣若有變化應盡快找醫師

收治這名男子的臺北榮總皮膚部李政源醫師表示,先天性黑色素痣在約百分之一的新生兒發生,有先天性黑色素痣的病人,後續發生黑色素癌的風險也可能隨著痣的大小上升而增加。而合併衛星病灶的先天性痣,也在某些研究中被發現會增加黑色素癌。因此,即使是從小到大就有的痣,若有任何變化,增大的比率與身體成長發育不成比例,仍須盡快尋找皮膚專科醫師協助。

五個準則來觀察身上的痣

針對平時身上的斑斑點點及痣,一般民眾究竟能夠注意哪些項目?李政源醫師建議,觀察可依循「ABCDE」的下列五個準則:

A(Asymmetry 對稱性),若痣的左右、上下不對稱,表示有一邊的生長速度快過一邊。需要特別注意。

B(Border邊緣),良性的痣邊緣圓滑,境界分明,有問題的痣可能邊緣缺一角、或突起、或呈鋸齒狀,或是沒有明顯分界,例如黑色褪成灰色然後又消失不見。

C(Color 顏色),良性的痣顏色均勻,但如果痣深淺不一,有不對稱的多種顏色,或外圍有白的一圈等,就要注意。

D(Diameter 直徑),直徑若大於0.6公分的痣,要特別留心。

E(Evolving 改變),痣的本身產生任何變化,快速隆起、擴大、顏色變化、新症狀如出血、癢,可能就是有問題的痣。

無論是原有或新生的黑點,當發現有「ABCDE」的變化時,就要儘速就醫。如果有黑色素癌家族史、或從小特別容易長出黑痣的民眾(全身痣的數目大於五十顆),更要特別小心。

避免陽光過度曝曬

有研究指出,全身良性痣的數目也和黑色素癌的風險有相關。此外,黑色素癌最重要且能夠改變的風險因子,就是陽光曝曬。李政源醫師提醒,民眾平時也應養成防曬習慣,避免陽光過度的曝曬。如果有懷疑,就醫後醫生也表示要持續觀察時,除了單純只以肉眼觀察外,可多用相機或手機明確記錄。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2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平時有和孩子一起運動的習慣嗎?運動不僅有益身體健康,親子一起運動還能提升彼此的心韌性,讓身心更健康。根據董氏基金會2020年調查指出:與父母一起運動的孩子,情緒穩定度較高,在董氏基金會2013年的調查也顯示,父母每周與孩子運動的次數越多,父母越不容易出現憂鬱情緒。 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全民健保剛度過25歲生日,在滿意度超過9成的亮麗表現下,卻潛藏連續3年赤字的財務危機,入不敷出的健保財務逐漸對重症治療設下嚴格的給付標準,導致包括癌友在內的重症患者普遍面臨自費壓力。 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簡稱Hope)最新民調顯示,面對健保財務困難,超過6成民眾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5歲陳女在就讀大學的時候,發現自己兩腳大拇指外觀很醜,又歪又痛。看到網路上一堆拇指外翻矯正用品,陳女買了一些來嘗試,但效果不明顯,穿鞋子痛、走路也痛,甚至睡覺還會抽痛,苦不堪言;最後決定就醫接受骨科醫師手術治療,終於不再寸步難行。不過,很多人都認為拇指外翻是愛穿高跟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內今天新增2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個案,均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案528為留法女學生,案529則是空姐,分別自法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返國。 指揮中心表示,案528於今年年1月至法國留學,10月4日與1名友人一同返國,入境時並無症狀,兩人返家後進行居家檢疫,個案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