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化學栓塞副作用難耐 肝癌治療新選擇

化學栓塞副作用難耐 肝癌治療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肝癌就像是無聲的殺手,悄悄奪走國人的性命,根據國健署資料統計,國內每10萬人就有74.3人罹患肝癌,每年約有3700人因肝癌而死亡;因此,了解肝癌的危險因子、早期診斷和追蹤就更為重要。

依照腫瘤位置+病患狀態 選定治療方針

臺大醫院癌症微創介入治療中心執行長黃凱文說明,肝癌分為四期,而在治療上,可依照患者的精神狀態歸類為早、中、晚三個期別,減少治療過程中患者身體的負擔。肝臟僅單顆或三顆以下的腫瘤且功能正常,則為早期,可利用手術切除或腫瘤消融的方式治療;腫瘤數多但未轉移,或肝功能較差的患者被歸類在中期,可選擇經血管的化學栓塞治療;若癌細胞已轉移至其他器官即為晚期,建議可採取標靶藥物或是化學藥物作為治療。

肝癌6公分難醫治 新式載藥微球栓塞術成效佳

臺大醫院影像醫學部梁博欽主任以一位53歲林先生為例,他於健康檢查中,發現肝臟有一顆直徑6公分惡性腫瘤,接受傳統化學栓塞治療後,腫瘤不僅沒有明顯縮小,強烈的副作用更使林先生產生恐懼。在梁主任建議下,採取新式載藥微球化學栓塞治療,栓塞物質較傳統化學栓塞小,可更深入腫瘤細胞,且穩定釋放化學藥物,提升治療成效、減輕副作用;林先生在治療後腫瘤縮小消失,在影像上肝內幾乎沒有癌細胞殘留。

國外研究證實 新式栓塞術減輕治療副作用

梁博欽主任進一步補充,相較於傳統化學栓塞,載藥微球約100微米,形狀較小、較規則,可以深入腫瘤供應血管,使藥物停留在腫瘤內的時間較長久,不易造成肝動脈發炎,且經歐洲臨床實驗證實,載藥微球化學栓塞能大幅減低傳統化學栓塞帶來的副作用,如腹痛、噁心、肝功能下降等,使肝功能不佳、腫瘤較大以及害怕傳統化學栓塞副作用的患者多了一項治療選擇。

早期肝癌積極治療 醫病溝通是關鍵

黃凱文執行長也提到,目前國內肝癌患者多為早期,腫瘤較小,藉由手術切除預後都能有良好控制。他並呼籲民眾,若確診肝癌應積極採取治療,並與醫療團隊討論,找出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才能達到最大的治療成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8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新冠疫苗議題2021年持續延燒,台灣疫苗推動協會今(12)日公布2021年度最具影響力的10大疫苗新聞,新冠病毒疫苗包辦前3名。 ▲2021年10大疫苗新聞票選結果。(圖/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提供)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表示,疫情嚴峻,今年下半年有望讓5至1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有鑑於近期Omicron確診者大增,且以輕症居多,為了降低醫療負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2)日宣布:針對Omicron輕症確診者,解隔離條件有調整。另外舊案頻繁出現,不少民眾曾在國外確診,檢驗時復陽。對此指揮中心修訂相關規範。 ▲指揮中心針對不同的確診個案,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日境外移入差點破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12)日有92例境外移入,其中58例是昨日8架班機落地採檢時驗出陽性,34例是隔離時的例行採檢發現的。未來居家檢疫者確診數會漸漸降低。 ▲今日有4例本土病例,92例境外移入。(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昨(1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最新的基因定序,目前可確定桃園機場的清潔員、手推車工作人員與機場保全相關感染者,都屬於同一株Omicron。另外首先發病的清潔員(案17307)與12月24日入境的確診個案符合,目前指揮中心推測:整個傳染鏈都與這個境外移入個案稍微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