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化療「嘔吐、脫髮」病友心驚驚… 肺癌口服化療納健保、副作用更少

化療「嘔吐 脫髮」病友心驚驚 hellip; 肺癌口服化療納健保 副作用更少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化療作為癌症最基本的治療方式,讓人直覺想到脫髮、嘔吐等不適症狀。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說,化療副作用目前已有許多解法,藥物不斷進步也造就更低的副作用影響,甚至有不需到院打針的口服化療藥物,呼籲患者放下恐懼,積極接受治療。

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一! 肺癌化療仍是重要武器

衛福部106年最新統計顯示,肺癌是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三的癌症,全台有超過1萬4282為肺癌患者,且為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

「不管你是否能做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還是有一些時間需要做化療。」陳育民醫師指出,化療作為肺癌最基本的治療武器,扮演銜接治療的重要角色。

陳醫師舉例,有基因突變的患者雖然能做標靶治療,但產生抗藥性時,仍需要接續化學治療。近幾年興起的癌症免疫治療,也並非每一位病人能單用,大部分仍需併用化療。不適用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的肺癌患者,更是只能接受化學治療。

化療最怕副作用! 醫:致吐藥物減少了

多數民眾對化療的印象不外乎是嘔吐、掉髮。「這一塊很少發生了。」陳醫師坦言,化療雖可能還是會掉髮,不過能用其他方法避免,減少掉髮量;而噁心嘔吐也有很好的止吐藥物來克服。因為高致吐性的藥物已經用得越來越少,所以患者副作用能比以往降低許多。

化療藥物進步便利治療 新型口服化療2月納保

傳統化療需要長時間注射,現在治療時間能縮短,非小細胞肺癌甚至有了新型口服化療,患者能減少往返醫院的舟車勞頓,治療變得更方便。

陳醫師說,今年2月1日起,非小細胞肺癌化療藥物開放健保給付,用於二線或二線以後的非小細胞肺癌治療,在日本及台灣的大型研究證實,療效與標準治療一樣。

「不是你的錯」 醫籲病友勇敢面對

「沒有人想要得到肺癌,但是碰到了,絕對不是我們做錯什麼事情才得到這個病。」陳育民醫師呼籲病友能慢慢放下心裡的憂愁與恐懼,接受醫師建議安心治療,留意充足飲食及適度活動,無論化療或標靶治療,都期盼未來有更優秀的治療武器,讓病患能走得更長遠。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2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撰文、攝影/林玫妮 老花眼,是個隨著老化所產生的自然現象,幾乎人人無法倖免,一般人約40歲以後,就會開始出現老花的症狀;而眼睛是靈魂之窗,帶領我們飽覽世界上的美景,若能延緩老花,維持好眼力,該有多好呢? 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任葉家豪,親自設計了2款抗老花料理,除了具有中醫的養生概念外...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時報出版、shutterstock 季節交替之際,面對早晚變化的溫差,似乎更容易感到不適,該如何改善體質,提升自我免疫力,杜絕細菌與病毒的入侵呢? 這回,就由有機食療達人歐陽英,提供3款有機、天然的精力湯,巧妙運用最原味的食材,讓你不用花大錢,在家就能簡單做、免疫大提升。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老人家走樓梯真是要小心!日前台泥已故董事長辜成允因為下樓梯時不慎踩空跌落導致死亡;最近也有一名六十多歲民眾,為了要喝杯水,從二樓下樓到一樓時,不慎跌落,不但傷及腦部,且傷到脊椎,進而造成四肢癱瘓。 老人跌倒可能會導致腦傷 高雄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辛宜蓉表示,銀髮族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一項研究發現,多吃麩質,說不定可以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風險,而較少吃麩質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比較高。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所舉辦的2017年流行病學、預防╱生活型態與心臟新陳代謝健康醫學研討會。 對麩質敏感的人 只佔一小部分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