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化療「嘔吐、脫髮」病友心驚驚… 肺癌口服化療納健保、副作用更少

化療「嘔吐 脫髮」病友心驚驚 hellip; 肺癌口服化療納健保 副作用更少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化療作為癌症最基本的治療方式,讓人直覺想到脫髮、嘔吐等不適症狀。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說,化療副作用目前已有許多解法,藥物不斷進步也造就更低的副作用影響,甚至有不需到院打針的口服化療藥物,呼籲患者放下恐懼,積極接受治療。

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一! 肺癌化療仍是重要武器

衛福部106年最新統計顯示,肺癌是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三的癌症,全台有超過1萬4282為肺癌患者,且為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

「不管你是否能做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還是有一些時間需要做化療。」陳育民醫師指出,化療作為肺癌最基本的治療武器,扮演銜接治療的重要角色。

陳醫師舉例,有基因突變的患者雖然能做標靶治療,但產生抗藥性時,仍需要接續化學治療。近幾年興起的癌症免疫治療,也並非每一位病人能單用,大部分仍需併用化療。不適用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的肺癌患者,更是只能接受化學治療。

化療最怕副作用! 醫:致吐藥物減少了

多數民眾對化療的印象不外乎是嘔吐、掉髮。「這一塊很少發生了。」陳醫師坦言,化療雖可能還是會掉髮,不過能用其他方法避免,減少掉髮量;而噁心嘔吐也有很好的止吐藥物來克服。因為高致吐性的藥物已經用得越來越少,所以患者副作用能比以往降低許多。

化療藥物進步便利治療 新型口服化療2月納保

傳統化療需要長時間注射,現在治療時間能縮短,非小細胞肺癌甚至有了新型口服化療,患者能減少往返醫院的舟車勞頓,治療變得更方便。

陳醫師說,今年2月1日起,非小細胞肺癌化療藥物開放健保給付,用於二線或二線以後的非小細胞肺癌治療,在日本及台灣的大型研究證實,療效與標準治療一樣。

「不是你的錯」 醫籲病友勇敢面對

「沒有人想要得到肺癌,但是碰到了,絕對不是我們做錯什麼事情才得到這個病。」陳育民醫師呼籲病友能慢慢放下心裡的憂愁與恐懼,接受醫師建議安心治療,留意充足飲食及適度活動,無論化療或標靶治療,都期盼未來有更優秀的治療武器,讓病患能走得更長遠。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2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肝臟被稱為沈默的器官,因為感染肝炎的患者,約有四分之三不會有症狀,即使生病了也不自覺;只有少數四分之一的人,會有輕微症狀表現,如疲累、虛弱、腹部不適、沒胃口等。在感染肝炎病毒之後,若不及早治療,就有可能由慢性肝炎演變為肝硬化,進而轉變成肝癌,統稱肝病三部曲;而目前除了B...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54歲的男性工人天天酒瓶不離手,不但造成慢性胰臟炎、酒精性肝病、長期腹瀉,更導致草酸鈣結晶體腎病,最終需要長期洗腎。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腎臟內科主任高銘聰表示,正常蔬菜水果裡頭有很多草酸鹽,經攝食後僅10%由腸吸收至血液中再由腎臟排出草酸鹽,當由草酸鹽腸道吸收增加、腎臟正常...

閱讀詳情 »

嚴重心臟衰竭像絕症,只能等死?不少老人家都有這樣的傳統觀念,雖然嚴重心臟衰竭如果沒有好好治療跟改變習慣,5年死亡率逼近50%,比癌症還要高。但是,目前透過冠狀動脈疾病(CAD) 跨團隊整合照護,不但能救回一條命,還能穩定控制病情。 嚴重心臟衰竭目前透過冠狀動脈疾病(CAD) 跨團隊整合照護,不但能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一名高齡83歲的蕭姓老翁,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臟病史,行動自如也可流利與人對話,年初卻突然出現喘、胸悶症狀,送急診並緊急插管後,確診為冠狀動脈狹窄、合併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心臟功能僅剩25%,需緊急開刀。但因老翁狀況不佳,經評估手術風險為45%,所幸於彰化基督教醫院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