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化療後副作用讓男子四肢麻木 中醫針灸找回手指知覺

化療後副作用讓男子四肢麻木 中醫針灸找回手指知覺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55歲楊先生罹患大腸癌已經1年,治療過程順利,並穩定追蹤當中,本應是值得欣慰的事,但化療後造成的手腳麻木,讓他煩惱不已,除了皮膚總是覺得刺痛不舒服外,也因無法感受手指的感覺,連拿杯子、扣鈕扣都出現困難,所幸透過針灸與中藥治療,四肢感覺逐漸恢復,也讓癌後生活品質獲得改善。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王崧表示,門診常到許多如楊先生相同處境的抗癌患者,雖然抗癌成功,但藥物的副作用卻讓生活品質變得不佳,儘管嘗試過各種方法,卻都不見效,往往抱持最後一絲希望尋求中醫協助。


王崧指出,化學治療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CIPN),是1種因化療的部分藥物引起的嚴重副作用,常見於乳癌、大腸癌、多發性骨髓瘤的病患,部分病患會隨著時間推移,症狀逐漸減輕,卻也有很多人無法痊癒,造成24小時肢體不間斷麻木、緊繃,甚至疼痛,進而影響睡眠、心情以及日常作息,令他們相當困擾。


由於治療神經病變尚未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僅能藉由降低化療劑量或調整化療頻率,來降低神經病變發生率,或經由復健改善動作失能,加上僅有少數藥物能減輕不適感,使得嚴重病變的患者經常處於極度焦慮而絕望的心情當中。


王崧強調,目前有少部分的研究證實,針灸可以改善化療引發的神經病變,而且幾乎無副作用,再搭配補益氣血、通經活絡並輔以清利溼熱的中藥治療,楊先生已恢復罹癌前的生活品質,也相當珍惜重生後的生活。


王崧提醒,抗癌成功的基本要素是吃得下、睡得著,生活作息能自主控制,並回歸正常生活,建議癌症患者應以西醫為主、中醫為輔,經由西醫評估治療後,若合併出現周邊神經病變、體力差、疲倦、焦慮等症狀,可配合中醫治療,調理氣血、降低復發率,並減緩癌症治療相關症狀。


更多NOW健康報導
▸講座報名/生殖醫學停看聽 北醫婦科醫師王呈瑋健康開講
▸【影】「糖」與「醣」怎麼分? 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響應10月31日亞洲最大同志遊行活動,長期致力於消弭社會對弱勢族群偏見、去除汙名的吉立亞醫藥,也以實際「行動」支持多元族群,打造彩虹馬賽克行動車,力邀黃子佼、艾怡良、歐陽靖、王可元等知名藝人一同響應,邀請大家上車「異同解碼」,進入「無碼世界」體驗真實、解除偏見!別再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旬婦女歷經五胎生產,其中三胎自然產。隨著年紀增長,發現只要一咳嗽或打噴嚏就會不自主的漏尿在內褲上。為了不讓別人聞到身上的尿騷味,需要頻繁更換衛生棉墊。同時,越來越不敢參加原本喜愛的有氧舞蹈課程及出外旅遊,更不敢抱孫子,深怕羞於啟齒的困擾被他人發現。歷經炎熱的夏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近來許多幼童出現發燒、流鼻水等症狀,家長以為是秋冬氣溫陡降,罹患了一般感冒或A、B型流感,但亞洲大學醫院兒科醫師卻發現,2歲以下兒童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比例較去年同期提高2成,因該病對於早產兒、患有慢性肺病及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而言,恐有致命危機,提醒家長切莫輕忽。 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台灣失智症協會在2020年,針對失智症識能、預防策略與友善態度等3大面向進行民調。調查結果顯示,仍有超過半數人誤認「失智症是正常老化」,少數民眾知道失智症徵兆、降低失智風險方法,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呼籲,失智者的家屬可多分享自身經驗,讓周遭的人可以更加認識失智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