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化療愈做愈累 恐是癌因性疲憊症

化療愈做愈累 恐是癌因性疲憊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化療愈做愈累?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高達7成的癌友接受化療後,常會有無法解決的疲憊感,怎麼休息都還是很累。醫師提醒,化療、放療可能造成癌因性疲憊症;若出現休息後仍疲累、睡不飽、失眠等症狀,應立即就醫,以免導致治療中斷。
國內每年約新增逾萬名乳癌患者,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腫瘤醫學部主任陳若白指出,乳癌患者手術後常得接受化療,有些治療藥物可能加重疲累感,例如用來抑制雌激素的抗荷爾蒙藥,曾有患者化療第一個月就撐不下去,或是即使治療結束,還是很疲憊。
陳若白表示,癌細胞會分泌發炎因子,引發憂鬱、貧血、吃不下、失眠等症狀,是造成癌因性疲憊症的原因,當面臨愈多治療組合,包括放療、化療、標靶等藥物,也可能加重疲憊的症狀,甚至讓患者無法繼續接受治療。
根據國際疾病分類對癌因性疲憊症的定義,是指患者出現明顯疲憊、虛弱、注意力差、睡不飽、失眠、早上起床時要費盡力氣才能爬起來、暴怒、心情低落、完全無法進行工作、記憶力差等症狀。陳若白建議,患者如果在2星期內出現以上所列的6個症狀,應該立即找血液腫瘤科醫師諮詢。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05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在溫馨的五月,總有一群媽媽們無法充分享受過母親節的喜悅,她們是早產兒的母親。面對可能早產的惶恐、焦慮,安胎媽咪的辛勞與身心負擔更需要關懷;醫師提醒,高齡產婦、青少女、多胞胎妊娠、需長時間久站和工作壓力大的女性,都屬於早產的高危險群,應隨時提高警覺,做好安胎措施,減少生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10歲女童,日前白天開始有輕微感冒咳嗽症狀,半夜開始發燒,甚至劇烈頭痛,並出現頸部僵硬、昏迷等症狀,家長趕緊送至急診,確診為肺炎鏈球菌引起腦膜炎,所幸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目前已出院無併發症。收治病患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簡穎瑄指出,患者到院時已昏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很多癮君子常認為透過吸菸可紓壓,其實反而會造成身體健康的傷害,為了能破除吸菸紓壓的錯誤觀念,台南市立醫院特地與警察局麻豆分局合作,開設相關壓力調適課程,且配合專業醫師的分析和指導,從中了解警察同仁壓力的來源,改變利用吸菸來紓壓的壞習慣。太陽花學運和平落幕,但因為防範安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近視是國小學童主要的健康問題之一,平均每3位國小二年級學童中,就有1人有近視問題。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與教育局從去年起便結合台北市157所國小、公共衛生學者及眼科醫師,推動為期3年的「台北市學童健康起步計畫-高度近視防治專案」,若經檢查後發現近視,須遵照眼科專科醫師建議改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