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化療藥物副作用令癌友抗拒 藥師協助解除疑惑

化療藥物副作用令癌友抗拒 藥師協助解除疑惑

【NOW健康 陳木森/台南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發布最新數據,2018年台灣10大死因,癌症已經在第1位長達37年,由於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肥胖人口增加及癌症篩檢的推廣,使得台灣癌症發生人數和確診人數持續增加,癌症相關藥物種類繁多,副作用也經常比一般藥物重,讓患者擔心和排斥,藥師的協助就非常重要。

 

1名65歲奶奶11月在台南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診斷出乳房惡性腫瘤,醫師建議先接受化學治療後再進行手術,預計施打2種化學藥品,在家屬陪伴下至化療注射室接受首次治療,由於擔心化療副作用,因此藥師除了講解化療相關副作用之外,也特別針對如何改善噁心嘔吐衛教,並給予止吐藥品進行預防,讓老奶奶與家屬都安心許多。

 

奇美醫院藥劑部藥師林志遠表示,癌症的治療包含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放射線治療及免疫治療,隨著罹癌人數增加,接受化學治療的病人數也跟著提高,一般來說,化學治療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會影響病人對於接受治療的順從性。

 

根據一些研究指出,藥師的介入和完整的衛教可以提高病人自我照護的能力及增加病人治療上的安全;另外配合多媒體的衛教方式,更可提高衛教完成率由63.7%至99%,並增加病人接受治療的順從性從62%提升至80%。

 

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針對門診首次接受化學治療的病人進行衛教,依據不同癌別及不同化療組合制訂標準化衛教內容,並訓練專責的化療衛教藥師,運用平板電腦幫病人進行衛教並進行認知度及滿意度的前後檢測。

 

首次化學治療衛教內容針對常見6大癌症(大腸直腸癌、乳癌、頭頸癌、胃癌、肺癌、食道癌),共製作了31種衛教內容,根據病人施打的化療組合進行客製化衛教。其中包含預計施打的化學治療療程、化療藥品可能造成的副作用、學習如何改善化療藥品引起的副作用及相關注意事項。

 

藥劑部統計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共衛教350位門診首次接受化學治療的病人,平均每個月約14人,其中以頭頸癌病人比率最高,約占50%,其次分別為大腸直腸癌23%及乳癌17%。門診化療病人使用藥品種類最多為鉑金類約占50%,鉑金類化學藥品常見副作用為感覺神經異常,血球低下,若使用較高劑量則容易引起噁心嘔吐。

 

林志遠建議,癌症病患接受化療後,1周內盡量避免前往公共場合,前往人多的地方也應戴口罩以防感染,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例如:生菜、生魚片、未煮沸過的水等,平日活動時盡量避免受傷產生傷口,易導致傷口感染或較不易止血,為減少化療後發生噁心嘔吐,可暫時食用較清淡的食物或避開容易反胃的食物;如果出現發燒超過38.5℃、嚴重腹瀉、異常出血不止等情況,一定要盡快回診。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大熔爐,吃進去的食物,身體接觸的細菌……統統融在體內,如果不及時排出「廢物」,毒素將在體內引起一系列的病變,導致生病,加速人體衰老,危害健康。如果你想百病不生,你想青春永駐,就必須想辦法清除身體內的這些毒素。下面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1、壞膽固醇 主要表現...

閱讀詳情 »

韓流的盛行,讓人們對於〝美〞有不一樣的認知,也帶動了整形風潮,然而這樣的流行文化下,〝美〞卻成了一具具的複製模組,對於原有面貌的再造與破壞,更為未來埋下了不可預期的變數,為了讓美永續經營,安全、效果自然持久的「綠色微整形」應運而生。 何謂綠色微整形?針對時下女性以極端的方式整修容貌、追求美麗,整形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去年9月,美國第二大藥品零售商CVS Caremark,開全美先例,於旗下7700家零售店,全面停止販售菸品。現在台灣也有業者加入行列,義美食品宣布全台88家門市,將下架菸品,成為國內首家不賣菸的連鎖通路業者。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企業不賣菸品,可維護民眾健康,更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清明節將至,部分民眾會親自包潤餅享用,但潤餅中加入蔬菜、豬肉、花生粉和糖粉等配料,熱量可能高達400~500大卡,容易造成身體負擔,對於有血糖疾病的患者,負擔更大。童綜合醫院營養師李宛靜表示,對於代謝症候群患者,製作潤餅可以健康的材料替代,如蔬菜、雞胸肉、花生碎粒等,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