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半年急診住院三次 嚴重型氣喘患者苦不堪言!

半年急診住院三次 嚴重型氣喘患者苦不堪言!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氣喘合併鼻竇炎 吸不到氣頻頻送醫!

有位45歲的黃先生(化名),多年來飽受氣喘合併鼻竇炎之苦,半夜常睡到一半吸不到氣而睡眠中斷,出門都要戴口罩,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黃先生去年接受完鼻竇炎手術後,以為可以改善症狀,沒想到寒流一來,氣喘頻頻發作,每個月要就醫拿藥。最近半年更因呼吸困難,被家人送到急診及住院三次,連工作都差點不保,讓他苦不堪言。經醫院抽血檢查,發現血中嗜酸性白血球數值偏高,這是造成嚴重氣喘發作的可能原因之一,醫師建議除了定期使用各類控制型藥物,包括口服、吸入與注射劑型等的氣喘用藥之外,也要加強各項醫囑的遵從性,才能達到良好的控制,減少非預期性的往返醫院就醫,提高生活品質。

嚴重型氣喘患者 工作及生活品質影響甚鉅

收治黃先生的義大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魏裕峰醫師表示,隨著空汙環境惡化,台灣氣喘患者人數逐年增加,依據2000-2007年的健保資料庫統計,成人的盛行率約為11.9%,估計人數超過百萬人,而真正嚴重型氣喘患者比例,目前約佔氣喘患者的5~10%。氣喘主要包含咳嗽、呼吸困難及喘鳴聲三大症狀,嚴重者可能引發呼吸困難造成致命危險!臨床多採階梯式治療,若控制不好就升階到下一階段,其中第五階段為嚴重型氣喘,平常需規則使用吸入型藥物進行控制,除了要規律回診追蹤檢查,若氣喘控制不佳,就容易引發急性發作或跑急診,嚴重時更需要住院治療,影響工作、睡眠及生活品質甚鉅。

嚴重氣喘注射型藥物 控制不佳患者新選擇

魏裕峰醫師表示,嚴重型氣喘患者的症狀通常難以控制,且具極高急性惡化之風險,臨床治療上需依患者疾病特性選擇治療方式。針對嗜酸性白血球或免疫球蛋白升高的嚴重型氣喘成年患者,目前有吸入型藥物及口服藥物治療方式。若吸入及口服型藥物都使用了,還是控制不佳的嗜酸性白血球性嚴重氣喘患者,現在還有注射型藥物治療的新選擇。

規律用藥達良好控制目標 避免氣喘嚴重惡化

魏裕峰醫師提醒,多數氣喘病人容易因擔心控制藥物的副作用,未規律使用氣喘吸入性藥物來控制,服藥順從性低,導致氣喘惡化或變成嚴重型氣喘,不但加重病狀之苦,更耗費醫療資源。提醒氣喘病人仍需配合醫護人員囑咐,規則並正確使用吸入器,好好用藥。平日生活外出則建議利用手機監測空氣品質,或配戴口罩,避免空氣中的懸浮微粒,以及二手菸等刺激物,也要注意花粉、黴菌、塵蟎等過敏原,以達成良好的氣喘控制。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7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一般來說,因應寒流來襲,民眾家裡不僅會使用暖氣,就連洗澡水也要開到最熱,這樣一來,肌膚的水分都被環境吸收,洗澡用太熱的水、洗完以後再搭配使用暖氣,皮膚越來越乾,沐浴後仍存在肌膚保水不足造成的乾癢、敏感問題。冬日「妹妹」保養怎麼做,婦產專科醫師不藏私大公開! 不要使用太燙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在奇美醫學中心藥局的六號領藥窗口前有著一個大看板,看板上是一個大蜂巢的圖案,有好多五顏六色的格子在上面,當你摸摸那些牌子時,會發現其實是可以打開的!每打開一個牌子都有一個用藥相關的問題,可以讓小朋友邊玩邊學習。 改變醫院冰冷的印象 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藥師吳麗玲表示,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26歲的吳先生,從小手腳關節有黃色脂肪瘤,一直不以為意,直到爸媽都確診罹患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家族進一步做了基因檢測後,發現一家12口罹患罕病。醫師推估,國內約有5萬名患者,較一般民眾得到早發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20倍以上,最嚴重就是心肌梗塞;但目前僅400多人確診。...

閱讀詳情 »

2017年的第一天,你是在家做飯,和家人一起享用新年第一餐嗎? 絕大多數女性在家做飯時都有自己的一些習慣,下面兩個會威脅生殖健康的做飯壞習慣,你有嗎?   壞習慣一:油冒煙時才下鍋 油鍋冒煙時,油溫往往已經達到200℃以上,此時把菜下鍋不僅會破壞菜中的營養成分,而且 會產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