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半邊臉不能動 顏面神經麻痺中醫這樣治

半邊臉不能動 顏面神經麻痺中醫這樣治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季節交替之際,感冒早上起床後一邊的臉不能動,眼睛閉不起來,嘴巴也不能動,一直流口水,是不是中風了?其實這是顏面神經麻痺,是一種急性的神經發炎疾病。

中風通常合併同側手、腳的癱瘓 甚至意識改變

發炎的神經是支配臉部表情的顏面神經,症狀表現會出現臉部單側抬頭紋減少、眼瞼閉合不全、法令紋減少、嘴角歪斜等為主的症狀,甚至有可能伴隨味覺、聽覺、淚水異常及耳後疼痛感。有些患者會誤以為是中風,分辨方式為中風通常會合併同側手、腳的癱瘓,甚至是意識改變,與只有單側臉部麻痺的顏面神經麻痺不同。

衛福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王韋翔說明,顏面神經麻痺可分為中樞型與周邊型。中樞型常見於中風、腦部外傷、腦部腫瘤等腦部疾病;周邊型則常見於病毒感染,其中最常見的是貝爾氏麻痺(Bell's Palsy),約80%患者可在發病後3個月恢復。

按摩臉部4要點 刺激穴位助恢復

治療上,除了西醫常規治療外,中醫針灸治療也有顯著效果。籍由針刺的刺激,急性期可以減緩神經發炎及顏面部脹痛、不適;恢復期則可幫助臉部神經、肌肉功能恢復。儘早介入治療,縮短恢復時間及減少後遺症發生。

王韋翔醫師表示,希望有面癱問題的患者治療後,都可以早日擺脫口眼歪斜的困擾。也可以配合臉部按摩幫助恢復面部肌肉動作,藉由面部穴位刺激來達到治療效果。以食指及中指指腹,操作方式如下:

1、由眉頭沿眼眶上緣向外推到眼尾,再由眉頭沿眼眶下緣向外推到眼尾。可刺激攢竹穴、魚腰穴、絲竹空穴、四白穴。

2、由鼻翼外側沿顴骨下緣順推至耳前。可刺激迎香穴、顴髎穴、下關穴、聽會穴。

3、由唇上下緣外推至嘴角,再向外至耳朵下緣。可刺激水溝穴、口禾髎穴、地倉穴、頰車穴。

4、每個動作可重複操作3-5次,每日做2-3次。(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4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2歲婦女與丈夫從事性行為時常有不適與疼痛感,平時伴隨有頻尿且偶爾下體會散發出難聞異味,因而與丈夫發生摩擦、導致婚姻不順遂,於西醫婦產科內診時,檢查陰道中竟有一顆兩公分肌瘤從子宮頸跑出來,婦產科醫師建議開刀切除。她害怕開刀轉往中醫診所就診,經過下腹部針上艾灸與電針相互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最近社會上出現挖眼、追打、潑漆等暴力攻擊事件,每當發生暴力攻擊事件時,我就會被記者詢問:「這個人的心理怎麼了?怎麼這麼殘忍?」事實上,這個問題要回歸到家庭,當一個人沒有辦法跟父母親建立親密的連結,以及情感流動的關係時,就會創造一個虛偽的世界,讓自己感覺沒有那麼無助。也就是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秋高氣爽的季節,除了常見的皮膚乾癢、上呼吸道疾病,為什麼也是腸胃疾病的多發季節呢? 中醫師辛重毅表示,在中醫理論中,大腸與肺互為表裡臟腑,秋天是肺部最容易受損的季節,腸道消化系統也一樣,秋季腹瀉大多和病毒感染引起胃腸功能不佳有關。發病時,也常容易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60歲的蔡女士有輕微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服藥多年控制穩定。近日她因上腹悶脹到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就診,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側腎臟上緣有1顆10公分的大腫瘤!醫療團隊因擔心惡性可能,將她轉介給泌尿科游智欽醫師。透過腹腔鏡手術,蔡女士術後3天即平安出院,恢復順利,定期回診追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