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即溶咖啡包 竟摻入毒品!

即溶咖啡包 竟摻入毒品!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近來,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查獲即溶咖啡包疑似摻有毒品,食藥署從這份檢體中不只驗出愷他命(K他命),也驗出新毒品成分6-methoxy Methylone,這種毒品可能對大腦、中樞神經造成傷害。

即溶咖啡包 出現異常毒品訊號
食品藥物管理署研究檢驗組副組長王德原表示,有些毒品製造者會變更毒品化學結構,這樣就可製造出新品種毒品,由於是新品種毒品,一般檢驗室也未必檢驗得出來。這次檢驗即溶咖啡包時,發現不明訊號,懷疑為未知毒品成分,持續用氣相層析質譜儀等精密儀器研究、分析後,發現其結構為合成卡西酮類新成分6-methoxy Methylone,這是國內首次驗出這種毒品成分,食藥署已將這種成分資料送至全台各檢驗室,並建議法務部將這種毒品列為二級毒品。

卡西酮類毒品多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可能造成內分泌失調、焦慮、幻覺、厭食、噁心、短期記憶障礙、自殺等風險,對於大腦、中樞神經,都可能造成危害。

毒品包裝 越來越生活化
王德原副組長指出,過去毒品都是製作成粉狀、結晶狀、膠囊、錠劑等形式,現在的毒品樣貌越來越「生活化」,像這次的即溶咖啡包就是典型例子,有時毒品也可能包裝成糖果、巧克力、飲料樣貌,讓民眾失去戒心,因此民眾若出入一些場合看到不明飲料、糖果、食品,就要提高警覺,最好不要隨便服用這些東西,以免染上毒癮、傷害身體。

新興毒品 以卡西酮類占大宗
食藥署指出,從99年至105年8月間,曾協助檢警調、司法機關進行毒品鑑驗工作,在14550件檢體中,有90%檢出毒品成分,其中以第三級毒品愷他命占最多,達87%,其次為卡西酮類成分。

在這些鑑驗檢體中也發現,36種新興濫用藥物中,依結構分成七大類,以卡西酮類占多數,共檢出15種新成分,其次為8種類大麻活性物質、8種苯乙胺類、2種色胺類,以及苯二氮平類、非巴比妥鹽類、哌嗪類各1種。

食藥署即時通報 減少毒品危害
食藥署指出,這些檢驗出來的新成分,都已通報至濫用藥物檢驗通報系統,以即時反應國內濫用藥物檢出情況,這也讓「喵喵(Mephedrone)」、「浴鹽(MDPV)」、「4-氟甲基安非他命」與「火狐狸(5-MeO-DIPT)」等多種新成分即時納入毒品列管,避免毒品繼續危害民眾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4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初經來潮、胸部隆起,是女孩轉變成女人的重要轉捩點!但若女孩青春期來臨後,僅胸部發育、月經卻遲遲不來,還伴隨出現下腹疼痛等症狀,就要小心是否是罹患處女膜閉鎖;醫師指出,處女膜閉鎖應及早就醫治療,若拖久恐因經血囤積導致輸卵管變形,造成不孕。處女膜無孔洞 經血排不出童綜合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因攝影而改變人生,見證986個與癌奮鬥故事!為鼓勵癌友、家屬及醫療團隊的努力,自2008年起,癌症希望基金會與羅氏大藥廠便以「關懷現、癌不見」的精神,舉辦「捕捉希望」數位攝影比賽。今年邁入第10年,同時也適逢羅氏大藥廠在台50年里程碑,此次更集結歷屆得獎作品,盼望能鼓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以往晚期肺癌從確診至病逝,可能只有幾個月;隨著治療藥物的精進,讓癌友重燃希望!一名60多歲的吳姓婦人,去年6月突然咳嗽不止,且會頭暈頭痛,以為只是感冒,至住家附近診所就醫,但症狀持續惡化,進一步到大醫院就醫,確診為晚期肺腺癌,且已腦轉移。透過基因檢測,發現她是罹患EGF...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在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之下,對於許多民間社福團體的募款更顯困難,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與宏國關係事業林堉琪先生紀念基金會、中華花藝設計協會、龍顏基金會、宏國德霖科技大學等共同舉宣布,2017年脊髓損傷聖誕紅義賣活動正式開始,盼透過義賣活動勸募營運經費。有六成經費需向社會大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