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卵巢早衰比想像中來得早!王心恬凍卵保留生育選擇權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繼林志玲、陳思璇等名模凍卵,36歲的名模王心恬日前也加入凍卵行列。王心恬近日出席宜蘊生殖醫學中心院長陳菁徽《凍卵:保留自己未來的選擇權》新書發表會,宣布鼓勵女性在卵巢庫存量還充足時,提前保存健康的卵子,更能自信面對自己未來婚姻規畫及生育的選擇權。

王心恬坦言,已經研究「凍卵」好一陣子,直到今年找陳菁徽諮詢後,才下定決心凍卵。進入凍卵療程前最擔心的就是打針,或者排卵針會不會導致發胖;但真正親身體驗後,發現沒有自己想像中的可怕。凍完卵後,王心恬直呼,終於完成我人生重要大事,解除生育警報的壓力。

陳菁徽指出,很多人以為女性到了更年期,卵巢才開始衰老,其實卵巢衰老遠比想像中要來的早。因女性卵巢庫存數量是固定的,從青春期開始每月規律排出珍貴的卵子,女性一生大約只會有400次排卵周期,一次排一顆卵,等到卵子排完,卵巢也「退休」了,不像男性精子可以不停地再造。

陳菁徽補充,女性的黃金生育年齡在20至35歲,卵子品質佳且數量多。35歲後,卵巢功能逐漸衰退,生育力會呈現雪崩式下滑。一般來說,30至35歲女性凍卵,最符合經濟效益,太早或太晚都不是凍卵的最佳時點。陳菁徽歸納有六類族群適合凍卵,包括年輕罹癌的女性、沒子宮的女性、先生患有無精症、家族史有卵巢早衰或自體免疫疾病的女性、子宮內膜異位症,以及30歲以上暫時沒有生育計畫的女性。

面對國安危機少子化、試管嬰兒補助等生育議題,陳菁徽院長認為,女性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在女性黃金生育期提前,凍卵就是其中一個解決方案。今年7月1日將實施的「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就是一個好的開始,減輕有意願生育的不孕夫妻治療的經濟壓力,希望下一步政策能夠有機會也嘉惠到凍卵的單身女性。

照片來源:資料照片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腰粗、肚子大竟不是單純變胖! 她「腹脹脹」驚見7公分卵巢大腫瘤

【投書】衛生棉平行時空? 妳的「姨媽煩」可能是卵巢早衰患者的盼望!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吃火鍋煮蝦時會發現蝦子煮熟時除了身體顏色變紅之外,蝦身周圍也會出現不少橘紅色的泡泡,這是什麼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煮蝦時出現的橘紅色泡泡主要是蝦紅素混合了凝固變性的蛋白質的產物,是食材加熱的正常反應喔。  水煮蝦時常常會發現蝦子身邊浮出一些橘紅色的泡泡,這是什麼東西呢?廖嘉...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7月屢創高溫紀錄,千萬別把勿把心肌梗塞誤當中暑!國健署提醒,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一旦發生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8大危險症狀,可能是心臟病徵兆;另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也千萬...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飛往曼谷航班,近日屢傳有旅客下機「高燒」被泰方扣留採檢,繼本月15日一班載有223位旅客的長榮航空班機有6名泰國人出現高燒症狀、後證實虛驚一場後,今(21)日長榮班機又傳9人被扣留,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回應正了解中,但上次經驗顯示,體...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吳清河/台中報導 日本腦炎流行高峰期,疾病管制署今(21)日公布台中市新增第2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為梧棲區50多歲男性,個案住家附近有水稻田及鴿舍,研判於周邊感染可能性較高;台中市政府衛生局針對住家1公里內持續調查其他高風險場所並懸掛捕蚊燈,呼籲民眾加強防蚊措施並接種日本腦炎疫苗,以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