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原來買雞肉不能挑紅的!!天啊...媽媽們根本都買錯了麻,快警告她們!

雞肉是中國家庭餐桌上的常見菜,其實,在老百姓中也流傳著許多關於吃雞的疑惑,究竟真相如何呢?

1、雞身上哪些部位盡量不要食用?

雞屁股除了含有大量脂肪外,還聚集著無數個淋巴組織,淋巴中暗藏病菌、病毒、致癌物等有害物質,因此不建議食用。雞脖子是腺體集中的部位,最好剝下雞皮,去掉肉眼就能看到的小肉疙瘩後再加工。雞皮中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高,容易導致肥胖,誘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建議肥胖和“三高”人群盡量不要食用。雞肝中膽固醇含量較高,吃時也要適可而止。

原來買雞肉不能挑紅的!!天啊...媽媽們根本都買錯了麻,快警告她們!

2、柴雞比肉雞更有營養嗎?

從營養補充來說,柴雞和肉雞的營養差別可以忽略不計。但從風味和口感來講,放養、每天吃菜葉和蟲子、生長周期長的柴雞確實口感更好。

3、超市的速凍雞和市場上的現宰雞,在營養上有什麼區別?

速凍雞和現宰雞在營養上沒有區別。

4、吃公雞好還是母雞好?

中醫認為,公雞屬陽,溫補作用較強,適合陽虛氣弱患者食用,而高血壓患者和癌症患者不適合吃;母雞屬陰,滋補效果平和、緩慢,適合產婦、年老體弱、久病體虛者食用。

5、怎樣烹調能讓雞肉發揮最佳營養和口感?

雞肉肉質細嫩,適合各種烹調。為了保持其低脂肪的優點,最好選擇較為清爽的烹調方式。雞湯中加入不同藥材,具有不同的滋補功效。加入生薑,可滋補強精、緩解感冒、提高人體免疫力;加入枸杞能平補陽氣,有助於人體陽氣生長,抵抗嚴寒;加入人參、黨參,可治療脾肺虛弱、氣短心悸,增強造血功能,對畏寒體質有改善作用;加入黃芪,可補氣補虛,增強機體免疫力。

6、買雞肉時怎麼挑顏色?

活雞被宰後,血放出來,肉的顏色就會發白。如果肉質發紅、發黑,這樣的雞不是病雞就是死雞。因此,買雞肉時最好買顏色發白的。還有一些方法可以判斷雞肉的好壞。如果雞肉外層微幹,不發黏,用手指壓後立即復原,無異味,則說明雞肉比較新鮮。還可通過看翅膀識別注水雞,如果發現翅膀上有紅針眼,就證明雞肉被注了水。用手捏一捏皮層,如果感到明顯打滑,也可能意味著注過水。

7、雞肉中是否含有激素,會影響孩子發育嗎?

肉雞品種經過漫長培育期,生長速度很快,完全沒必要額外用激素催熟。但即使雞肉裡沒有激素,家長也不能任由孩子吃肉,因為肉類攝入超量,飲食熱量太高,才是孩子肥胖和發生性早熟的主要原因。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拿著椅子排排而坐,癌症預防宣導講座就要開始。為推廣癌症早期發現的觀念,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邀請了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滕傑林主任來到了雲林飛沙國中,進行癌症預防宣導。滕傑林主任表示,過去十年來癌症都是死亡率第一名,所以能讓民眾早期有效預防癌症一直是很重要的事情,雖然現在已...

閱讀詳情 »

您時常覺得咽喉卡卡的嗎?有的患者感覺喉嚨好像有什麼東西黏住,甚至常常因為咽喉癢咳不停,感覺有痰,但卻吞不下去,也吐不出來,甚至有口臭症狀產生。結果就診檢查,咽喉打開一看,原來是咽喉兩邊的扁桃腺腫起來了。中醫針對扁桃腺發炎分急性、慢性,各有不同對症調理方式,避免再度來犯。 扁桃腺負責抵禦外來的病原體 ...

閱讀詳情 »

肝癌5年存活低於3成,醫師籲2項定期篩檢!台灣肝癌醫學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教授林錫銘表示,肝癌好發30-70歲壯年男性,嚴重影響家庭支柱,呼籲40歲以上民眾篩檢「甲型胎兒蛋白」及「腹部超音波檢查」,並忌酒、發霉食物。台灣肝癌醫學會常務理事暨北榮胃腸肝膽科教授黃怡翔指出,目前有肝癌標靶新藥,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整理】86歲的張太太,罹患失智症和糖尿病,平時在診所定期追蹤控制,但日前回診時,卻發現血糖異常偏高,醫師判斷可能有問題,立即聯繫奇美醫學中心老年醫學科主任蔡岡廷,經討論後便建議病患入院治療,再轉診同時也聯繫急診室,預先安排好醫院整合醫學病房床位。病患從診所轉醫院住院 僅花3小時因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