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有解 放射性同位素治療接力

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有解 放射性同位素治療接力

記者/張耀元

老翁腰痠背痛 檢查驚見晚期攝護腺癌

62歲的老高(化名)因持續腰酸一個月、背部異常疼痛而前往醫院就診,主訴疼痛發作時感覺錐心刺骨,讓他坐立難安,晚上也輾轉難眠,嚴重影響平日生活。經X光與病理切片檢查後,才發現已罹患晚期攝護腺癌,因癌細胞轉移至骨頭而導致疼痛。因為已經產生去勢抗性,後來在醫師建議下,接受放射性同位素治療,不僅疼痛獲得大幅改善,日常行動也恢復自如。讓老高回診時直向醫師道謝,並形容治療前後就有如地獄與天堂的差別。

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有解 放射性同位素治療新選擇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黃書彬教授表示,臨床攝護腺癌隨著病程發展,約有80%機率發生骨轉移。針對此類型案例,傳統會先採取荷爾蒙治療,透過降低男性荷爾蒙抑制癌細胞生長;當患者對荷爾蒙治療產生抗藥性,演變為去勢抗性攝護腺癌時,就只能接續化療或其它賀爾蒙療法,但隨化療而來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等常讓病人吃不消。所幸現在有新型放射性同位素治療,且有健保給付,讓患者無論在經濟或病症緩解上都有新的選擇。

放射性α粒子精準治療 大幅改善骨轉移之疼痛

黃書彬醫師說明,新型放射性同位素治療適合去勢抗性攝護腺癌,合併有症狀的骨轉移且尚未有內臟器官轉移的患者。其α粒子放射線抵達骨頭後,便能幫助殺死癌細胞,且因其作用範圍小於10個細胞直徑,可將周遭正常組織受到的傷害降至最低。臨床應用上,也能大幅改善骨轉移之疼痛,提升生活品質,進而幫助患者重振精神面對病魔的挑戰。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遠離攝護腺癌威脅

黃書彬醫師指出,攝護腺癌又有男性隱形殺手之稱,因早期症狀不明顯,當有明顯症狀時,往往已轉移至其它部位,而篩檢率偏低正是錯失診斷良機的主因。黃書彬醫師呼籲,年滿50歲以上男性,應每年固定至醫院接受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及肛門指診檢查;若有家族史的民眾,更應提前至45歲定期前往醫院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病症獲得最完善的控制。

圖說: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黃書彬表示,放射性同位素治療有助攝護腺癌骨轉移患者大幅改善疼痛,提升生活品質。

相關推薦

今年流感疫苗將於本月15日開打。(圖/萬芳醫院提供) 優傳媒採訪中心/綜合報導 每年秋冬之際,是國內流感的發病高峰期,今年流感疫苗將於本月15日開打,萬芳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文生醫師提醒,65歲長者、幼兒以及慢性病人及醫護人員,這些容易罹患流感的高危險群,一定要接種流感疫苗,以免一旦...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季節變了,有些可能的健康威脅千萬別輕忽。國內萬芳醫院就統計發現,流感或肺炎已連續2年是該院住院原因的第一名,平均每十名住院病人中就有一人是因流感或肺炎住院;由於流感常引發肺炎,醫師提醒,高危險群的慢性病人2種疫苗都要打。 國內每到秋...

閱讀詳情 »

▲利用「我的餐盤」概念及口訣,吃自助餐也能健康均衡。(照/翻攝自國健署)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不管是「外食族」還是「在家煮」,每一個人都想要吃得健康均衡,卻常常搞不清楚每日應攝取的六大類食物要吃的量,其實沒有想像中這麼難,也不必拿著磅秤斤斤計較,國健署就設計出6句簡易口訣,只要利...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糖尿病不是只有控糖就好!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今(13)日公布最新一份國人「糖尿病醫病認知調查」結果,發現罹病十年以上的資深糖友,對於糖尿病最危險的併發症「心血管疾病」關注度,往往隨著罹病時間越長而失去了戒心,忽略每4個糖尿病人就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