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乾喝青草茶止渴 「忽略1事」當心越喝越渴

口乾喝青草茶止渴 「忽略1事」當心越喝越渴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0歲的上班族小戴老是覺得口乾,一天喝了超過五公升的水,還是解不了渴,甚至嘗試青草茶、養肝茶等,但卻一點效果也沒有,每天還得不停跑廁所,經中醫調理,飲水量逐漸恢復正常,終於擺脫水桶人生。

中醫將口乾分三面向 外因多與感染有關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中醫師陳書怡表示,口乾是一個主觀的症狀,一般若排除腹瀉、嘔吐、運動後大量水分流失、水分補充不夠等情況後,會將口乾的原因歸納為外因、不內外因、內因等三個面向。

外因部分,常見在急性或是慢性的感染,像是感冒症狀發作的前一天,就會覺得特別口乾,一直想要灌水;或者是慢性胃潰瘍的患者,容易有口乾、口臭的症狀;另外癌症患者接受放射線治療,會導致黏膜或是神經受損,無法產生足夠的口水分泌,也會導致口乾舌燥,甚至還會有鼻腔或口腔出血的可能。

不內外因常見藥物、飲食引起 導致體內慢性發炎

至於不內外因則是常見藥物或肥甘厚味飲食引起,如鎮靜安眠藥、利尿劑,以及過敏患者使用的抗組織胺藥物,甚至是賀爾蒙藥物等也都必須列入考量,而油膩、香甜、味道濃郁、酒精等食物,屬於濕熱之品,也會讓體內處在慢性發炎的狀態,例如糖尿病常是口乾的原因。

壓力影響身心 也易出現口乾舌燥

最後則是內因部分,陳書怡中醫師解釋,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受到自身體內狀況影響,容易誘發身體內的免疫力以及內分泌系統的紊亂,像是甲狀腺亢進、尿崩症或是自律神經系統的失調,讓交感神經處於亢奮的狀態,使代謝後的產熱增加,也會出現口乾舌燥的情況。

口乾應尋求醫師協助 勿信民間偏方

陳書怡中醫師提醒,現代醫學在水份的攝取以及排出方面,有非常明確的計算方式,若感覺到口乾舌燥之時,應尋求專業合格的醫師診治,千萬不可自行服用不明的藥草汁,以免延誤病情,平時也應適度的運動與正常的作息,避免身體過度耗損、機能退化,才能維持好的身體狀態。

【延伸閱讀】

口乾、眼澀,更年期來了? 忽略「乾燥症」恐致肺纖維化

喝桑葚葉水、找密醫治病? 當心「戕害腎臟殺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06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子恩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指揮中心宣布,今後國內將有條件開放探病,但有鑒鄰近國家疫情仍嚴峻,為嚴防Delta變異株的入侵,自8月27日零時起(航班抵臺時間),入境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醫療院所原本因3級警戒禁止探病,最近疫情趨緩,今(2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有條件開放探病與陪病,雙北市須配合篩檢,基本上每7天抗原快篩1次,由公費支付,希望能兼顧人情與防疫。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開始開放醫院加護病房、安寧病房呼吸照護病房、精神科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宜蘭報導】46歲徐姓婦人因五十肩症狀,手無法上舉、穿脫衣服疼痛,甚至連睡覺時,肩膀也痛的無法入睡,造成長期睡眠品質不佳,白天精神不濟。近期在友人介紹下,在羅東博愛醫院接受血管內微栓塞疼痛治療,終於擺脫疼痛,恢復睡眠品質與神清氣爽。 羅東博愛醫院放射診斷科暨全人疼痛照護中心邱則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肺炎主要傳染途徑可藉由近距離飛沫、直接或間接接觸帶有病毒的口鼻分泌物或無呼吸道防護下與確診病人長時間相處於密閉空間裡傳染。如何增強肺部功能,提升免疫力(中醫衛氣的防禦功能),減少被感染風險,值得在疫情緊張期間好好增進。依據中醫臟象學說,肺的功能是:肺主氣,司呼吸,有統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