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戒菸控體重 四大原則免「斷癮症狀」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想戒菸?除了堅定意念並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依照不同的戒菸階段攝取營養,並遵守四大原則「少量多餐、多喝水、細嚼慢嚥、睡前不食」,能讓戒菸者分散注意力,同時滿足口慾與手慾,順利渡過每1-2小時因體內缺少尼古丁而產生的「斷癮症狀」。

董氏基金會表示,戒菸過程中,斷癮症狀大多持續2-4週,且戒菸過程因為嗅覺、味覺的改善,容易有口慾不滿足不斷吃零食的現象,加上身體基礎代謝漸漸恢復正常,大多戒菸後體重會正常增加2-3公斤。但如果完全不控制體重,不僅有變胖困擾,更可能影響戒菸效果,或成為再次吸菸的藉口!

戒菸飲食依據戒菸的不同階段,以四週為期,第一週斷癮症狀最嚴重時期,少量多餐,並多補充維生素A、B、C。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包括南瓜、胡蘿蔔、蕃薯等深色食物,可幫助維持口腔黏膜完整;維生素B具有安定神經、提振精神作用,如全穀類、南瓜、綠色蔬菜、肉類及乳製品;據研究,每吸1根菸就會消耗體內25毫克的維生素C,可多攝取柑橘類水果或是芭樂、奇異果來補充營養。

戒菸第二週「心理依賴」最明顯,以替代飲食解口慾,每天喝2000毫升以上白開水、咀嚼低熱量蔬果,或愛玉、仙草、蒟篛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轉移注意力,可幫助滿足口慾並控制體重。第三週則持之以恆,蔬菜水果仍不可少,並建議以豆製品取代肉類,加強身體的抗氧化能力。

戒菸到了第四週,如果前三週已調整飲食習慣,那麼第四週可改變進餐程序為:喝湯→青菜→肉→主食,吃飯時細嚼慢嚥,不僅延長飽足感,也能維持體重控制。另外,戒菸時腸胃道因不再有尼古丁刺激而容易便秘,所以每天至少固定攝取「三蔬五果」,補充大量水份,並設定每天排便時間,即可維持正常排便習慣。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副主任陳醒荷表示,詳細戒菸食譜可上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特區參考,食譜主要針對一般健康戒菸者,若有代謝相關慢性病患,則需要另外尋求醫師或營養師建議。健康的飲食配合持續運動、保持睡前3小時不進食,就能在戒菸過程中為自己累積健康,不累積脂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85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造成慢性腎臟病的原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三高疾病,且根據國民健康署96年的調查顯示,20歲以上每10位就有一位罹患慢性腎臟疾病;安南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沈振榮指出,若未能有效控制血壓、血糖等,小心不但恐傷害腎臟,甚至得面對洗腎。目前國內新制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為了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春夏交替加上梅雨季節即將來到,南部地區常因為久未下雨,導致水溝等處埋下孳生熱帶家蚊的環境,為了能降低病媒蚊的出現,高雄市衛生局比起往年,提早兩個月開始啟動登革熱全面預防性工作,可望能加強學校、地下室、市場等場所,降低病媒蚊出現的機會。根據往年高雄市登革熱病媒蚊密度調查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會在走路時,膝蓋出現啪啪的聲響嗎?主要是因為關節內部份的的空氣,因關節活動受到壓迫,才使這些空氣形成的小氣泡破裂,出現聲響;彰化基督教醫院二林分院物理治療師李琬婷指出,若出現這些聲響時,小心可能是下肢柔軟度、肌力不足等徵兆。像是長時間沒有活動,將手指關節往外拉等,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51歲女性,歷經一場車禍後,意外發現胸部出現腫瘤,原本不敢面對,以為是車禍所致,直到胸部出現異狀後,就醫檢查,醫師發現,腫瘤不但變大,且惡性腫瘤已侵犯到患者兩側乳房,甚至癌細胞已轉移到肝臟。其實這名患者屬於HER2陽性轉移性乳癌患者,才會不斷歷經復發轉移,但經過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