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戒菸控體重 四大原則免「斷癮症狀」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想戒菸?除了堅定意念並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依照不同的戒菸階段攝取營養,並遵守四大原則「少量多餐、多喝水、細嚼慢嚥、睡前不食」,能讓戒菸者分散注意力,同時滿足口慾與手慾,順利渡過每1-2小時因體內缺少尼古丁而產生的「斷癮症狀」。

董氏基金會表示,戒菸過程中,斷癮症狀大多持續2-4週,且戒菸過程因為嗅覺、味覺的改善,容易有口慾不滿足不斷吃零食的現象,加上身體基礎代謝漸漸恢復正常,大多戒菸後體重會正常增加2-3公斤。但如果完全不控制體重,不僅有變胖困擾,更可能影響戒菸效果,或成為再次吸菸的藉口!

戒菸飲食依據戒菸的不同階段,以四週為期,第一週斷癮症狀最嚴重時期,少量多餐,並多補充維生素A、B、C。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包括南瓜、胡蘿蔔、蕃薯等深色食物,可幫助維持口腔黏膜完整;維生素B具有安定神經、提振精神作用,如全穀類、南瓜、綠色蔬菜、肉類及乳製品;據研究,每吸1根菸就會消耗體內25毫克的維生素C,可多攝取柑橘類水果或是芭樂、奇異果來補充營養。

戒菸第二週「心理依賴」最明顯,以替代飲食解口慾,每天喝2000毫升以上白開水、咀嚼低熱量蔬果,或愛玉、仙草、蒟篛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轉移注意力,可幫助滿足口慾並控制體重。第三週則持之以恆,蔬菜水果仍不可少,並建議以豆製品取代肉類,加強身體的抗氧化能力。

戒菸到了第四週,如果前三週已調整飲食習慣,那麼第四週可改變進餐程序為:喝湯→青菜→肉→主食,吃飯時細嚼慢嚥,不僅延長飽足感,也能維持體重控制。另外,戒菸時腸胃道因不再有尼古丁刺激而容易便秘,所以每天至少固定攝取「三蔬五果」,補充大量水份,並設定每天排便時間,即可維持正常排便習慣。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副主任陳醒荷表示,詳細戒菸食譜可上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特區參考,食譜主要針對一般健康戒菸者,若有代謝相關慢性病患,則需要另外尋求醫師或營養師建議。健康的飲食配合持續運動、保持睡前3小時不進食,就能在戒菸過程中為自己累積健康,不累積脂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855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在干邑白蘭地行家中有個專業詞語叫「Gastronomy」(食饗),其源自於19世紀的法文字,意旨美食藝術與學問。這是1門探討文化與食物之間關係的學問,與人們的生活與藝術更是息息相關,當三五好友在工作之餘相聚輕鬆品嚐美食與小酌時,微醺的氛圍彷彿讓生活與工作的壓力都得以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癌症已38年蟬連十大死因之首,108年癌症死亡人數占28.2%,不過,根據WHO指出,透過每日攝取足夠6大類食物及少油、少鹽、少糖及適當的身體活動,有30至50%的癌症是可避免的,因此為了鼓勵民眾營造健康生活型態,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以「我的健康餐盤」推動防疫新生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1名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病例(第448例),50多歲男性個案,7月1日入境回台,主動申報14天內有疑似症狀,防疫人員立即安排集中檢疫所採檢,今日確診已在醫院隔離治療,目前無明顯症狀。另一方面,外籍人士入境原規定須有3日內PCR陰性證明,修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歲女大生「小如」原本體態勻稱,但受疫情影響,學校實施視訊教學,不用出門的她,幾乎整天在家耍廢,餐餐都點外送,直到檢疫解除,餐敘邀約陸續上門,使她短短一個月內胖了10公斤,體重突破人生高峰,令她相當苦惱,不得不上門求診,評估後建議調整飲食與運動,也搭配穴位針灸及按摩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