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服化療治乳癌 女性別怕!

口服化療治乳癌 女性別怕!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乳癌發生率年年攀升!這是因為生活型態的改變,造成這一「文明」病越來越多。當得知罹患乳癌的那一刻起,癌友都會對於傳統化療所出現的掉髮、嘔吐等副作用,產生害怕與畏懼;然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已有口服化療藥物可治療乳癌,不但保有傳統化療的治療效果,也能降低副作用,讓癌友維持正常起居與社交活動。只要積極配合治療,就算罹患乳癌,還是可以保有生活品質,繼續維持正常的生活與工作!

乳癌發生率高居婦癌榜首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乳癌發生率高居婦女癌症榜首,年度發生人數已破萬。新光醫院乳房中心主任鄭翠芬表示,台灣乳癌好發平均年齡在51至52歲,但是有大約8%的乳癌是發生在35歲之前,而癌症並非由單一因素所導致,飲食、環境、生活作息等都有危險因子;有乳癌家族史、第一胎生育年齡晚、初經早停經晚、使用避孕藥及女性荷爾蒙、肥胖、過量飲酒等,都是罹患乳癌的高風險族群。

依據乳癌期別量身訂做治療方法

鄭翠芬主任指出,目前乳癌主要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化療、放療、標靶藥物及荷爾蒙藥物,且依據乳癌期別採個人化量身訂做治療方法;而相較於其他癌症,乳癌存活率相對較高,經過妥善的治療後,零期、一期及二期的乳癌存活率,可高達至八、九成。至於接受乳癌治療後復發的機率,主要是以淋巴感染數目多少而定,感染愈多,復發的機率愈大,有可能是局部復發,也有可能是遠處復發。

口服化療藥副作用輕 只需在家治療

乳癌的治療進步很快,而且有許多藥物可以選擇,使得治癒率相對較高,甚至是化療也有口服化療藥,由於副作用較輕,不容易產生掉髮等困擾,而且又不必打針,只需要在家中服藥及定期返診,使得患者可以更加便利治療,不像針劑化療,往往需要不斷往返醫院,接受四至五小時的點滴注射。鄭翠芬主任進一步指出,臨床上,就有一名罹患乳癌的五十多歲婦人,雖經治療後恢復正常生活,但卻在三年後又再度復發,由於她不願再次承受傳統化療的副作用,因而拒絕接受傳統化療,改採口服化療藥治療後,不但沒有掉髮等副作用,病況也獲得控制。

均衡飲食+適宜運動+定期回診

鄭翠芬主任強調,目前乳癌的存活率已經相當高,一旦得知罹患乳癌,一定要勇於接受治療;而在接受治療後,平常應注意均衡飲食與適宜運動,以及要定期回診追蹤檢查,若是發現身體不適,出現乳癌復發,也千萬不要因為害怕化療副作用,進而去使用民間草藥或是偏方,反而延誤治療時機。由於目前已有口服化療藥物可以選擇,只需遵從醫囑在家做治療,仍然可以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8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黃軍瑋報導)27歲陳小姐因顎面骨發育異常、呼吸道狹窄,且鼻中膈彎曲,常引發鼻過敏、睡眠呼吸中止症。由於上下顎咬合差距太大,外觀也大受影響,這些因素都讓陳小姐喪失自信,並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陳小姐接受正顎手術,輔助3D列印評估,現在已經解決呼吸道狹窄、上下顎問題,睡眠狀況也大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環保署表示,近日受到颱風影響,導致大氣擴散條件不佳,汙染物容易累積,空氣品質較差,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提醒有慢性呼吸道疾病(例如氣喘、慢性肺阻塞疾病)的患者在空氣汙染嚴重時,應盡量減少出門次數,以保護呼吸道及肺部遭受侵害。 溫度、濕度變化 易致呼吸道疾病發作 入秋溫度變化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黃軍瑋報導) 27歲陳小姐因顎面骨發育異常、呼吸道狹窄,且鼻中膈彎曲,常引發鼻過敏、睡眠呼吸中止症。由於上下顎咬合差距太大,外觀也大受影響,這些因素都讓陳小姐喪失自信,並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陳小姐接受正顎手術,輔助3D列印評估,現在已經解決呼吸道狹窄、上下顎問題,睡眠狀況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練肌肉能長命!運動風氣漸盛,不只男性、許多女性也開始訓練肌肉,紛紛加入肌力訓練課程。健身教練洪佳成表示,近來最夯的健身項目就是TRX,能夠訓練全身各部位的肌群,同時做肌力、有氧運動,有愈來愈多研究都發現,肌肉量較多者新陳代謝佳,身體健康壽命自然長。 身體阻力訓練肌肉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