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鼻四肢變大變粗 頭痛就診竟罹肢端肥大症!

口鼻四肢變大變粗 頭痛就診竟罹肢端肥大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誠報導】口鼻四肢變大變粗,很有可能是罹患肢端肥大症的徵兆。一名54歲女性自覺外觀出現肥大變化,經診斷為腦下垂體腫瘤,透過內視鏡微創手術切除後,仍有部分腫瘤細胞殘餘血管內。台灣腦下垂體學會創會名譽理事長暨長庚醫院腦神經外科臨床教授張承能醫學博士表示,肢端肥大症若未妥善治療,可能會導致心臟衰竭、糖尿病,進而縮短壽命。

分泌過多生長激素 導致四肢肥大、內臟肥厚

肢端肥大症主要是腦下垂體分泌生長激素的細胞增生,或長出腫瘤,因而分泌過多的生長激素,刺激軟部組織的增生,使得四肢肥大、內臟肥厚,常見症狀為手腳變大、指頭變粗、額頭、鼻子、嘴唇、舌頭增厚等。張承能教授表示,肢端肥大症患者若未適切治療,軟部組織不斷增加,長期下來也會造成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臟衰竭,還可能提高罹癌機率,使得患者壽命減少。

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劑問世 長期抑制生長激素分泌

治療最主要的目標是希望患者的荷爾蒙分泌正常。目前治療肢端肥大症的方式有手術、放射治療、藥物等。基本上會優先以手術切除腫瘤,但若是仍有殘存腫瘤則會輔以放射治療;若無法切除或手術後治療不理想,則會投以藥物。

藥物方面,早期是口服抗泌乳激素藥物或短效生長激素受體抑制劑,不過患者必須住院每天注射,非常不方便;張承能教授說明,現在已有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問世,一個月只需注射一針,注射劑量低,疼痛感也跟著下降,經專業醫療人員指導後,患者甚至有機會在家完成注射,不需住院,且效果比過去口服藥物更好。

出現症狀需警覺 早期治療避免共病上身

肢端肥大症的患者除了造成外貌的改變,也會增加心血管、呼吸系統、新陳代謝等共病,和增加罹癌機率。張承能教授呼籲,因為病程緩慢,常被認為是發福,有時甚至發現時都已有糖尿病、心臟病,若是發現四肢有不正常肥大現象,像是感覺戒指變小戴不下、穿的鞋子一年比一年還要大,或是顴骨、前額骨有不正常變大情形都要警覺,早期發現、治療,才能避免共病上身。

【延伸閱讀】

輕熟女「女聲」變「男聲」 竟是肢端肥大症惹禍!

手腳變大、經期混亂、性功能障礙,肢端肥大症醫師圖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3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受傷後,傷口要保持乾燥?傷口結痂、搔癢,就代表要痊癒了?很多人都有跌倒受傷的經驗,但醫師指出,大部分民眾對傷口處理程序及保護傷口的概念,常存有許多迷思;提醒大家,千萬別輕忽傷口護理的重要性,以免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得不償失。振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綱華醫師表示,很多人都誤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皮膚癌名列國人常見十大癌症第8名,平均每3小時就有1人罹患皮膚癌。醫師指出,國人罹患的黑色素細胞癌中,以BRAF基因突變人數最多,不論手術切除、放化療效果都有限,平均只能存活數個月;如今,衛生福利部核准皮膚癌抗BRAF口服標靶藥上市,可望延長患者的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腸病毒進入流行高峰期!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台北市近4週(5/11-6/7)急診就診率平均值為12.91‰,遠高於前3年同期平均值10.10‰,提醒大人、小孩都要勤洗手,並將漂白水稀釋(漂白水:水=1:100)後進行環境消毒,才能有效降低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史蒂芬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簡稱SJS)病友聯誼會於前年成立,每年定期舉辦病友活動以凝聚病友力量,互相支持鼓勵,今年5月,在新北市五股區的準園生態莊園舉行的聯誼會,各界團體包含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社團法人台灣弱勢病患權益促進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