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口鼻四肢變大變粗 頭痛就診竟罹肢端肥大症!

口鼻四肢變大變粗 頭痛就診竟罹肢端肥大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誠報導】口鼻四肢變大變粗,很有可能是罹患肢端肥大症的徵兆。一名54歲女性自覺外觀出現肥大變化,經診斷為腦下垂體腫瘤,透過內視鏡微創手術切除後,仍有部分腫瘤細胞殘餘血管內。台灣腦下垂體學會創會名譽理事長暨長庚醫院腦神經外科臨床教授張承能醫學博士表示,肢端肥大症若未妥善治療,可能會導致心臟衰竭、糖尿病,進而縮短壽命。

分泌過多生長激素 導致四肢肥大、內臟肥厚

肢端肥大症主要是腦下垂體分泌生長激素的細胞增生,或長出腫瘤,因而分泌過多的生長激素,刺激軟部組織的增生,使得四肢肥大、內臟肥厚,常見症狀為手腳變大、指頭變粗、額頭、鼻子、嘴唇、舌頭增厚等。張承能教授表示,肢端肥大症患者若未適切治療,軟部組織不斷增加,長期下來也會造成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臟衰竭,還可能提高罹癌機率,使得患者壽命減少。

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劑問世 長期抑制生長激素分泌

治療最主要的目標是希望患者的荷爾蒙分泌正常。目前治療肢端肥大症的方式有手術、放射治療、藥物等。基本上會優先以手術切除腫瘤,但若是仍有殘存腫瘤則會輔以放射治療;若無法切除或手術後治療不理想,則會投以藥物。

藥物方面,早期是口服抗泌乳激素藥物或短效生長激素受體抑制劑,不過患者必須住院每天注射,非常不方便;張承能教授說明,現在已有新型長效注射凝膠問世,一個月只需注射一針,注射劑量低,疼痛感也跟著下降,經專業醫療人員指導後,患者甚至有機會在家完成注射,不需住院,且效果比過去口服藥物更好。

出現症狀需警覺 早期治療避免共病上身

肢端肥大症的患者除了造成外貌的改變,也會增加心血管、呼吸系統、新陳代謝等共病,和增加罹癌機率。張承能教授呼籲,因為病程緩慢,常被認為是發福,有時甚至發現時都已有糖尿病、心臟病,若是發現四肢有不正常肥大現象,像是感覺戒指變小戴不下、穿的鞋子一年比一年還要大,或是顴骨、前額骨有不正常變大情形都要警覺,早期發現、治療,才能避免共病上身。

【延伸閱讀】

輕熟女「女聲」變「男聲」 竟是肢端肥大症惹禍!

手腳變大、經期混亂、性功能障礙,肢端肥大症醫師圖解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3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各種高纖產品應運而生,無論是訴求促進腸道蠕動的纖維錠、隨沖即飲的粉末凍膠纖維,或是暗示可減肥塑身的纖維茶飲,再再提供方便速成的纖維補充途徑,成了懶人福音。不過,真能仰賴「喝的」纖維素嗎?水溶性纖維喝多無益檢視訴求油切、瘦身、促進腸道作用的纖維飲料,有些添加肉眼可見的果凍狀寒天、蒟蒻,也有純飲不必咀...

閱讀詳情 »

你選對運動項目了嗎?台北市立萬芳醫院肥胖防治中心主治醫師林硯農表示,維持年輕體態的關鍵在肌肉量。研究顯示,每人每年肌肉量平均會流失1%;體重50公斤的人,1年就會流失0.5公斤的肌肉,如果能控制飲食並選對運動,就能減去脂肪而不是肌肉,雕塑身材常保青春。林硯農表示,每種運動都有不同強度,唯有根據每個...

閱讀詳情 »

嚴格節食產生的後遺症,是身體出現警示的訊號。不想因為一時的減肥,而損害健康,一定要注意下面的建議~Step 1 >1. 變得煩躁時改變減重計畫 大幅地減少食量時,常常會有空腹感,可是又不能吃東西,這種煎熬會使心情不穩定,如果煩躁的情緒變得頻繁時,減重計畫就必須停止。2. 時常注意身體的狀況最可怕的...

閱讀詳情 »

   健身操是非常好的有氧運動,有氧健身操是通過長時間(15分鐘以上)持續的運動,不僅使心肺功能增強,而且還鍛煉了大肌肉群,健身操除了可增強體質外,還使其成為一種社交時尚,還可通過鍛煉保持精神舒暢、活力充沛,擁有驕人身段,健康美麗。   一、高衝擊健身操 高衝擊健身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