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只戴保險套不夠? 預防HIV感染PrEP需要天天吃? 醫師:可能有性行為就需要

只戴保險套不夠? 預防HIV感染PrEP需要天天吃? 醫師:可能有性行為就需要


只戴保險套不夠? 預防HIV感染PrEP需要天天吃? 醫師:可能有性行為就需要

使用PrEP遠離愛滋病毒威脅  與保險套搭配施展「組合技」效果更佳

隨著時代進步,群眾對於性別議題逐漸開放;在發生性行為前,透過藥物達成「事前預防」性傳染病的觀念也日益普及。除了配戴保險套、避免共用針具以外,透過使用「暴露前預防性投藥」以保護自身降低HIV感染,也是目前最新的國際潮流。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主任顧文瑋醫師接受專訪表示,保險套是安全性行為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在防治HIV傳染上,如果只有保險套的單一措施,如同軍火庫只有一種武器,不見得能完全防止性傳染病發生。

顧文瑋醫師解釋,國內外廣泛推動的愛滋病毒「暴露前預防性投藥」(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對於預防HIV感染效果可高達8-9成。PrEP和保險套都是預防HIV感染的有效方式,可各自單獨使用,也可搭配運用如「組合技」增加自身保護力,端視個人暴露風險而定。醫師提醒,為降低HIV暴露風險,保險套與PrEP二者至少應採取其中一項作為預防工具。

 

只戴保險套不夠? 預防HIV感染PrEP需要天天吃? 醫師:可能有性行為就需要

哪些人吃PrEP能發揮效果?  無論族群按時服藥即有保護作用

顧文瑋醫師說明,PrEP主要是一種2合1複方成份的藥物,可阻斷HIV病毒感染宿主的途徑,達到保護自己與性伴侶的雙重效果。PrEP的適用範圍包括平時可能有性行為者、性行為頻繁者或擁有多重伴侶者,個人可依自身曝露風險,徵詢醫師評估。

顧文瑋醫師表示,若在性行為過程中,沒有正確使用保險套或未全程配戴,都會有暴露HIV的可能性。無論性別、性向或年齡為何,定時服用PrEP、並使體內達到一定藥物濃度,都可獲得保護效果。

不過,PrEP為醫師處方用藥,在未經評估不宜自行使用。顧文瑋醫師強調,本身為HIV感染陰性者、未合併腎臟相關疾病,可正常每日使用PrEP。唯在服用前2-4週,可能產生噁心、頭痛、疲累、腹瀉等症狀,平均約2週後症狀將大幅減輕。

此外,約0.5-1%比例會有腎功能下降或骨密度下降的情況,若有腎臟病或骨質疏鬆病史,使用PrEP前務必諮詢感染科醫師。


只戴保險套不夠? 預防HIV感染PrEP需要天天吃? 醫師:可能有性行為就需要

PrEP記得天天吃才有效?  「211」吃法只適用特定族群?

PrEP的保護力取決於體內是否有足夠藥物濃度,顧文瑋醫師表示,從目前的科學證據而言,PrEP主要有兩種吃法,第一種為每天服用,約持續7天後可達到足夠藥物濃度,國際研究證實保護力可以高達80%-90%,效果非常顯著。

第二種吃法則稱為「依需求時使用 (on-demand PrEP)」,顧文瑋醫師解釋,這種吃法是在性行為發生2至24小時之前先服用2顆PrEP藥物後,每24小時吃1顆藥物,直到下一次性行為為止。目前衛福部公告標準,則是一般情況是服藥後24小時與48小時後再各服用1顆藥物。若性行為頻繁,仍以每日使用為原則,以使體內有足夠的藥物濃度來預防可能的感染風險。

不過,顧文瑋醫師也強調,on-demand的預防方法,目前有保護力證據的研究只限於男性間性行為族群,且使用者同時體內必須沒有B肝症狀,在預期性行為發生之下才適用。至於異性性行為者及女性,因尚無科學研究數據,會建議仍以每天服用的預防方式為主,確保身體有足夠保護力。

 

世界各國推廣已行之有年 PrEP成性病防治「關鍵武器」

近年衛福部針對2大族群做為PrEP公費補助對象:第一類人為本身檢測HIV陰性、且伴侶檢測為HIV陽性者;第二類人則是35歲(含)以下的年輕族群族群。顧文瑋醫師表示,感染HIV病毒後可能需要長期治療,造成經濟與身體上的負擔,呼籲民眾只要有暴露風險,都要注意HIV與性病預防措施。

面對HIV防治,民眾應抱持正常開放的態度。顧文瑋醫師強調,世界各國已將PrEP列為HIV防治的有效方式,WHO亦在2015年起將PrEP列為HIV防治的工具,顯示國際間已普遍將PrEP作為預防HIV感染的有效武器。民眾若對PrEP有相關疑慮,可先至鄰近的醫療院所、或是性健康友善門診做諮詢,並配合醫師處方做正確使用,讓自己與性伴侶都得到充分保護。

你可能有興趣

 

 

相關推薦

子宮頸癌是國人十大癌症之一,主因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引起子宮頸癌細胞變異成惡性。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陳若白醫師表示,子宮頸癌的進程緩慢,一般而言,由健康的子宮頸發展出原位癌約需七年以上,從原位癌進展到第一期約費時十年,建議有性行為的婦女應每年進行抹片檢查,以期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子宮頸癌的分期主要是...

閱讀詳情 »

癌症免疫療法-癌症疫苗 甚麼是癌症疫 苗?大家都有聽過流感疫苗、B型肝炎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等,但是癌症也有發展成苗嗎?是不是打了癌症疫苗以後就可以對癌症從此免疫呢?癌症疫苗是利誘 誘發身體的免疫反應,對癌症腫瘤進行抑制的療法,利用增強自體免疫防禦能力,使身體有能力去攻擊並根除由手術、放療或化療所...

閱讀詳情 »

  以黑色素瘤患者來說,使用PD-1免疫治療大約有75%的客觀反應率,雖然相當耐用且行之有年,但即使持續的治療仍然可能導致原腫瘤的恢復並產生後續疾病的復發,這個問題已經受到長期的關注,但對於黑色素瘤是如何逃避免疫的詳細機制目前仍不得而知。 近日,一項研究指出了晚期黑色素瘤對於免疫檢查點抑...

閱讀詳情 »

相信大家對粒線體或許不會太陌生,在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當中擁有數百或數千個粒線體,而每一個粒腺體內又大約有二到八組的粒腺體DNA(mt DNA),這些胞器在我們體內是扮演製造能量,就像是我們體內的發電機一樣提供了能量給細胞使用,但除了產生能量外這些線粒體在我們人體中的免疫反應和細胞凋亡及信號傳導途徑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