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只有一種狀況可以「開車不戴口罩」! 指揮中心拍板:獨自駕車免罰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國齊升三級警戒,針對「開車不戴口罩」要不要罰,卻出現各縣市標準不一致的一國多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上午在全國防疫會議上拍板定調,若2個人以上同車應配戴口罩;如果是一個人獨自開車免罰,可以不戴口罩。

這兩天網路瘋傳「開車不戴口罩要罰1萬5千元」消息,連藝人都在網路上公開發問,引發關注,全因各縣市執法不一致,今天之前,新北市認定車內是私領域不罰;台北市、高雄市則認為外出就是室外一律得戴口罩,喊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上午8點召開的全國防疫會議有幾點共同決議,最重要的就是,為了達到全國一致性的措施跟指引,中央跟地方同意要步調一致、做法一致、說法一致。

陳宗彥說,不管是中央跟地方,或地方彼此之間,都要一致性的推動防疫措施,以免造成社會混亂,不要A縣市有A縣市的做法,B縣市有B縣市的做法,這一點中央也在會議上要求各縣市務必遵守這樣的做法。

針對外出配戴口罩部分,陳宗彥強調,會議共識,仍須依照外出全程配戴口罩原則來辦理,因此,若是2個人以上同車應配戴口罩,否則勸導不聽,可以開罰3千到1萬5千元罰單;但若是一個人獨自在開車,因為是密閉空間,未與他人接觸,所以可以不戴口罩。

另外,會議也開放工地工程人員在飲食、飲水時可以免戴口罩。陳宗彥說,這是因為要在工地找到適當地點很難,而飲食跟飲水是基本的生活所需,可以允許不配戴,但仍應保持一定社交距離,且其他時間一樣必須配戴口罩。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全院大普篩2天還做不完 台大醫院先給好消息:初步無醫護陽性

開車不戴口罩罰不罰?別再戰縣市了! 全國防疫會議明定調一致標準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香菇、秀珍菇、木耳、金針菇、杏鮑菇、鴻喜菇、蘑菇,每到吃火鍋季節,以及想吃清爽料理的夏季,高纖、低熱量的菇類就成了主角,到底菇類該怎麼挑選、料理最適當?吃菇又有哪些禁忌?俗稱菇類的蕈類,是屬於生物中的真菌,經常被食用的部分,是由菌傘及菌柄所組成的子實體。 每百公克的生鮮菇類,脂肪含量約僅○.五公克左...

閱讀詳情 »

天氣爆熱,好想喝點涼的消解暑氣,不過中醫師指出,市售飲料不一定有生津止渴的功效,甚至可能愈喝愈渴,以黃耆、七葉膽、陳皮等藥材調配的「七葉涼茶」,可改善因暑熱引起的倦怠、眩暈症狀,大家不妨試試看!氣溫不斷飆高,讓人熱得受不了,引發中暑、腸胃不適,或因頻繁進出冷氣房而出現頭痛、流鼻水、咳嗽等疑似感冒症狀...

閱讀詳情 »

好消息!平面模特兒、也是彰化縣和美鎮長阮厚爵的女兒阮靖貽,雙腳有8%面積遭燒燙傷。送回彰基治療後,她傷勢轉趨穩定,今天中午出院,讓親友相當振奮。而彰化基督教醫院也表示,日後僅需在家敷藥並定期回診即可。阮靖貽也在臉書上感謝各界關心,也宣佈自己會將慰問金全數捐出! via 家屬堅持不轉院 醫生:若手被截...

閱讀詳情 »

新北市八仙樂園粉塵爆炸意外,造成500多人灼傷,有網路傳言,喝椰子水可以降低燒燙傷患者體內火氣,對傷口復原有幫助,台北市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闢謠表示,椰子水只能補充水份,蛋白質攝取才是修復受傷組織的主要來源。「皮膚是人體的最大器官,對燒燙傷患者來說,等於人體少了第一層的保護。」黃淑惠說,失去了皮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