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只顧「乾洗手」忘了「溼洗手」 急診急性腸胃炎又見肆虐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之下,小病直衝醫學中心急診的就醫趨勢明顯減少,奇美醫學中心觀察,去年4月至今年1月因急性腸胃炎到急診求治的人次都未超過500人次,不過,今年2月急性腸胃炎至急診就醫卻高達572人次,3月也有528人次,醫師認為,背後原因可能跟民眾只使用酒精乾洗手而疏於用肥皂溼洗手的習慣有關。

95歲的陳奶奶,日前就因為一連腹瀉5天不止,還伴隨發燒及腹部絞痛,焦急到急診求治,糞便檢驗及培養證實為輪狀病毒及沙門氏菌感染,所幸,經過住院矯正脫水及抗生素治療,順利出院返家,後續門診追蹤已無大礙。

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陳建安表示,急性腸胃炎,顧名思義,指的是胃或是小腸、大腸急性的發炎。一般會先區分是感染性腸胃炎或是非感染性腸胃炎,臨床上以感染性腸胃炎為主,感染性腸胃炎又可以分為病毒性腸胃炎與細菌性腸胃炎,以病毒性腸胃炎為大宗。

病毒性腸胃炎的禍首,常見是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及腺病毒的感染。在台灣,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主要流行季節為冬天,但其實一整年都可能會發生。

陳建安指出,多數的急性腸胃炎是病毒感染並沒有特效藥,治療原則首要防止脫水和電解質流失,症狀輕微可以從口補充水分及電解質水,市售的運動飲料建議以1:1的方式跟溫水稀釋使用,若脫水嚴重可能需要住院施行點滴治療。其飲食清淡不須刻意禁食,如果吃得下,建議攝取一些好消化的食物如稀飯、吐司、蒸蛋等,避免太油膩、高纖及刺激性的食物。細菌性的腸胃炎則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應由專業的醫師評估。

陳建安強調,腸胃炎主要的傳染途徑是糞口傳染,經由受病原體汙染的手,或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感染,亦可經由空氣中的飛沫傳播。因此民眾進食、備食或如廁後務必正確洗手;尤其酒精乾洗手效果不佳,應該用肥皂和自來水徹底洗手,才能達到預防的效果。

照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緊戴口罩宅在家卻忘了保險套! 1-3月已近2千人染「淋病」

孕婦確診住不住院「只看周數」挨批 羅一鈞要大家安啦!集檢所也能診療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美國的武漢肺炎疫情持續發燒,一月份的死亡人數更在疫情爆發來創新高,約有8萬人不幸病故。與此同時,拜登團隊的接種計畫似乎也遇到了瓶頸,目前分發的4720萬劑疫苗中,只有一半完成施打,而且接種對象大都是經濟狀況較好的白人,處於高風險的非裔跟拉美裔族群的接種率較低。對此拜登保證會在夏季結束前,向全國人民提...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新竹報導 高度近視者當心!竹科一名40多歲男性工程師,因長期工作盯著電腦,竟誘發左眼白內障,不得不置換人工水晶體才救回視力,卻也因此讓兩眼視差高達1千度,用隱形眼鏡勉強平衡,半年下來因乾眼症造成眼睛不適,最後求助近視雷射手術才徹底擺脫困擾。包括工程師、空姐、運動員甚至醫護人員...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過去對於減重的飲食法,例如低碳飲食、生酮飲食、低卡路里飲食或是阿金氏飲食(高蛋白飲食)等,大多數是強調控制飲食的種類或分量,而間歇性斷食法則是調整飲食的時間,這對於不容易控制飲食種類的人提供了另一個減重的選項。  斷食法減重的原理在於澱粉類食物進入人體後,會...

閱讀詳情 »

因近日醫院群聚感染擴大,疫情急速升溫,指揮中心於24日宣布居家隔離人數近5000人,新北市接獲通知30人、台北市也有40多人,各縣市政府第一時間即刻停止探病、課輔、加強社區消毒、宣導民眾戴口罩等工作,希望讓這波疫情有所控制。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逾一年,目前全球累計已超過9,200萬人確診,許多國家開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