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中榮總啟動臨床試驗 看見巴金森氏症新曙光

台中榮總啟動臨床試驗 看見巴金森氏症新曙光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巴金森氏症是一項嚴重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根治。台中榮總於日前啟動一項由美國FDA及衛福部核准的巴金森氏症治療二期臨床試驗。台中榮總神經內科主任張鳴宏醫師表示,巴金森氏症已經在文獻中被記載超過200年,疾病的症狀依舊,近年來患病人數急速增加,然而治療方法尚待突破,因此積極推動這項新藥臨床試驗,盼為巴金森氏症帶來新曙光。

巴金森氏症多合併失智 人口老化增盛行率

巴金森氏症病患腦部的多巴胺神經系統與海馬迴的神經細胞持續死亡,因此導致肌肉顫抖、僵直、無力,而且很高比例的患者會合併出現失智。由於人口結構老化,巴金森氏症的患者越來越多,全球患者約為800萬人,台灣目前病患人數約10萬人;根據健保資料顯示,巴金森氏症在台灣的盛行率,從2004年的每10萬人口約有85位患者,到2011年增加將近一倍,約150人。

目前臨床上使用左多巴(L-dopa)改善巴金森氏症患者的運動缺陷。左多巴在1960年代被發明,是多巴胺的原物料,可以在腦內轉變成多巴胺,暫時緩解運動困難的症狀,但是左多巴無法阻斷腦內多巴胺神經繼續退化,也無法防止病患出現失智症。1997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將深部腦電擊(DBS)應用於巴金森氏症患者。DBS的原理是在腦內植入微電極,用外加電流,調節腦內異常放電的區域(例如視丘下核)使其恢復正常,以減輕運動困難的症狀。上述左多巴藥物或DBS手術,可以暫時減輕症狀的嚴重度,以改善生活上的不便,但是並無法治癒巴金森氏症。 

新藥二期臨床試驗 盼成巴金森氏症新希望

針對這項由FDA及衛福部核准的國際新藥二期臨床試驗,中山醫學大學何應瑞教授指出,要治療巴金森氏症必須三管齊下,一為抑制神經死亡、二為增加神經新生、三為恢復神經正常活性。如果達成上述三項功能,將可以看到神經不再繼續死亡、受損的腦部組織逐漸修復,並使異常的神經電活性恢復正常。何教授採用最新的治療藥物可以抑制巴金森氏症腦部視丘下核裡異常的神經放電,保護神經並改善認知功能,這些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許多國際學術期刊。

台中榮總張繼森副院長指出,新的藥物療法在廣泛應用於治療病人之前,必須經過非常嚴謹的臨床試驗,台中榮總的醫療團隊將會盡全力使這項臨床試驗順利成功,且臨床前試驗證實不但可以防止神經死亡及腦部發炎症狀、減緩神經退化,甚至可以促進腦部神經新生,補充新的細胞,研究成果不但獲得國際學術媒體關注,也獲得許多國家的專利,醫界引頸期盼試驗成功,可以解除患者的病痛。

【延伸閱讀】擁有迷人微笑曲線 新式隱形矯正免拔牙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2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山崎利用動物試驗,比較了香蕉、葡萄、蘋果、西瓜、鳳梨、梨子、柿子等多種水果的免疫活性,結果證實其中以香蕉的效果最好,能够增加白血球,改善免疫系統的功能,還會產生攻擊異常细胞的物質TNF(腫瘤壞死因子)。山崎教授的試驗也發現,香蕉愈成熟即表皮上黑斑愈多,它的免疫活性也就愈高。所以從現在...

閱讀詳情 »

天天低頭看手機、看電腦,肩膀酸痛? 這套操不需要按摩穴位,每個人均可以很快學會並練習。經常練習可以改善患者頸部的血液循環,松解粘連和痙攣的軟組織。無頸椎病者可起到預防作用。   準備姿勢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全身放鬆,兩眼平視,均勻呼吸,站坐均可。 1.左顧右盼: 頭先向左後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共同主辦的2014年「台灣國際醫療展、台灣國際銀髮族暨健康照護產業展、台灣國際中草藥暨機能性食品展及台灣國際親子展」,在世貿一館聯合展出,開展後首遇週末假期,一早即吸引許多民眾入場參觀,除了參展廠商的展品多元豐富外,主辦單位更...

閱讀詳情 »

還記得電影「美國隊長」主人翁瘦小乾癟的身軀像吹氣球般膨脹、成為超級肌肉男嗎?當然那是電影特效,但現實中科學家已證實「催產素」也可以讓你的肌肉返老還童。催產素雖然中文名稱與主要功能跟女性有關,但事實上它並不是女性荷爾蒙,其他研究也指出催產素可讓男性對兩性關係保持忠誠、變成一個好爸爸、感到滿足、減輕壓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