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北市10大死因慢性病占7項 惡性腫瘤連續48年在首位

台北市10大死因慢性病占7項 惡性腫瘤連續48年在首位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北市衛生局發現,台北市108年十大死因統計其中慢性疾病囊括7項,死亡人數為1萬1,349人(占63%),其中惡性腫瘤連續48年位居首位。台北市107年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有289.56人,台北市衛生局提醒,應維持健康生活,包含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定時量測腰圍與體重等,遠離慢性病威脅。


台北市衛生局表示,台北市10大癌症依序為女性乳房、攝護腺、肺支氣管及氣管、結腸及直腸、肝及肝內膽管、子宮體、甲狀腺、口腔口咽及下咽、胃、卵巢輸卵管及寬韌帶;攝護腺癌由106年第4位上升至第2位;年長男性或有家族史為攝護腺癌高危險族群,建議由疑似症狀應由醫師進行專業評估篩檢。


台北市癌症發生情形分性別觀察,男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每10萬人288.3人,較10年前下降1.1%,其中以「結腸及直腸」癌症罹患率最高;女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每十萬人293.1人,則較10年前上升8.9%,以「女性乳房」排名第1。


台北市衛生局自104年起建置癌症篩檢及成人健檢資料庫系統,以視覺化分析市民癌症問題,聚焦大腸癌50歲、乳癌45歲首篩族群及乳癌高危險群,持續以語音、簡訊、郵件等多元化管道,主動通知符合資格者參與篩檢,持續增加大腸癌及乳癌篩檢率。


107年大腸癌發生率較106年下降6.2%,女性乳癌發生率雖然上升5.1%,但早期(0至1期)發現情形上升,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經醫學實證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接獲通知市民朋友,應及早進行篩檢,降低癌症對生命的威脅。


台北市10大死因慢性病占7項 惡性腫瘤連續48年在首位

▲台北市衛生局為照顧市民健康,減少慢性病及癌症發生,110年1月9日起提供96場免費整合性篩檢服務。(圖/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


台北市政府補充,國民健康署研究資料顯示,大規模推動推動癌症篩檢可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及提高存活率,台北市衛生局為照顧市民健康,減少慢性病及癌症發生,110年1月9日起提供96場免費整合性篩檢服務。


110年1月9日起提供96場免費整合性篩檢服務,活動將由台北市12區健康服務中心及23家醫療院所共同服務,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醫務長吳岱穎表示,台北市整合性篩檢服務,除「四大癌症篩檢」,亦提供「成人健檢暨B、C肝炎篩檢服務」,40至64歲市民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健檢項目針對6項慢性疾病:血壓、血糖、血脂、健康體位、肝、腎功能進行評估與健康諮詢。


另外,現在台北市衛生局依據「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防疫規範」及配合「秋冬防疫專案」進行防疫措施,包括量體溫、戴口罩才能進入篩檢場地、於排隊等候篩檢時,保持社交距離1公尺以上、並落實手部消毒及入場實名制等措施;提醒防疫的時刻,也別忘了要防癌。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發熱衣成禦寒熱銷商品 清洗方式錯誤保溫效果大打折扣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臺灣的醫療體系及公衛防疫網絡目前已可媲美甚至超越先進國家水準,衛福部現階段正以「新南向政策」為框架,規劃推動與東南亞國家之醫衛合作與產業連結旗艦計畫,期望進一步擴大與東南亞各國在醫衛領域的合作與共同開拓市場。目前已有6家醫學中心成為首批一國一中心的負責醫院。 ...

閱讀詳情 »

凌晨兩、三點,你在做什麼?對一般人來說,答案理所當然是「睡覺」,但對於家有失智老爸的楊小姐來說,一覺好眠到天亮卻總是奢望,因為爸爸常有夜晚睡不好、獨自出門散步的情況。若是自己睡得太熟,沒有察覺,就怕爸爸不知道又迷失在哪個街頭,甚至造成旁人的困擾。 這類失智患者家屬的困擾和壓力,一般人可能很難體會,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戴資穎已連續70週女子羽球單打世界排名第一,她從7歲持拍、12歲成為羽球甲組球員,15歲即開始參與國際賽事,才23歲的她,已參加無數戰役,這期間要經過多少次的磨練,才能打出如此亮麗的成績!當年那青澀的小女孩,如今已長得婷婷玉立,而且也越來越漂亮了;就彷彿那「皮秒雷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女性永遠在追求更好的身型,減重之路總是永無止境的循環;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在生完孩子後體重常常不見減少,甚至坐完月子,身上掛的脂肪仍如影隨形。一名開心迎接二寶的年輕媽媽,接連生完兩胎後,體重飆升至62.5公斤,看到自己走樣的身材,覺得已回不去少女時代的風采,信心全失;無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