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大五天三人尋短 守護有自殺意念的親友三要點

台大五天三人尋短 守護有自殺意念的親友三要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近期發生數起校園內學生輕生案件,尤其台大校園內更是五天內發生三起,社會多關注的重點是「為什麼發生?」、「為什麼接連發生?」,但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黃雅羚理事長呼籲,自殺的原因通常是複雜的,在不幸事件發生時,首要應給予逝者尊重、理解,更需要對親近且受衝擊的師長親友予以關懷、支持。也建議媒體報導時,不要描述過多細節,避免引發模仿效應。

沒辦法活下去 親友關懷理解是唯一能量

「選擇自殺的人大多不是真的想要結束生命,而是因為遇到自覺無法面對的困難,不知道該怎麼繼續活下去,最終採取了令人扼腕和遺憾的選擇。」陳劭旻委員表示,遏止自殺行為發生的關鍵,其實是「來自他人的關懷與理解」,而不是給予建議或回應「你不要這樣想」、「你這樣太自私、不知足」等,親友與專業人員的支持並提供希望感,才能夠給予企圖自殺者繼續面對困難的能量與勇氣。

意圖尋短者的求援訊號 言語絕望、贈送物品

有自殺意念的人往往會傳達出一些求援訊號,若是親友察覺到這些線索,可能就要特別留意。石瀝新委員說明,言語上的特徵,如絕望感(覺得活著沒有希望)、無意義感(沒有我好像對誰都沒差);行動上的特徵像是贈送喜愛的物品給他人,寫遺書等。若我們辨識到這些訊號時,好好地陪伴親友,讓他們能感覺到被支持,就有機會阻止憾事的發生。

陪伴親友三要點 支持、理解、不評價

林士傑委員進一步指出,民眾亦可以把握以下要點陪伴:

(一)支持,釋出「我關心你、我想陪伴你」的態度,讓當事人知道不必擔心自己提出需求可能會被拒絕或者給人添麻煩;

(二)理解,即使我們不見得完全瞭解對方尋死的原因,仍試著以「我相信對你而言,一定是有很重要的原因」表達理解與接納;

(三)不評價,建議採較中性的方式描述現在的狀態,聽聽對方的想法,並問問他會希望你怎麼幫助他。

串起自殺防護網 承接可能自殺的寶貴生命

處理自殺議題需要團隊合作,不宜將自殺結果咎責在單一環節的問題上。陳劭旻委員指出,唯有家庭、親友、學校、醫療系統及社政系統之間攜手合作,串連學校、社區周邊的資源,才能一同拉起救命的防護網,承接住任何一位可能自殺的寶貴生命。同時也建議媒體報導的同時,勿暴露過多案件細節,報導太詳細反而會推動有自殺意念的人,將模糊的概念具體化,進而行動,一定要謹慎報導!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也提醒,如果注意到自己在這段時間內因新聞出現情緒不穩定,睡眠與飲食出現不穩定的狀況,除了尋找親友幫忙以外,也可以主動尋求相關心理衛生資源(學校諮商中心、諮商所、張老師、生命線等)的協助,讓自己的情緒得到適當的照顧。

24小時自殺防治專線(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1995

張老師:1980

【延伸閱讀】

 控糖模範生3關鍵 奇蹟醫師教你遠離心腎糖併發症

高雄肺阻塞超過11萬人 醫籲一分鐘登階測肺功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12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好萊塢男星威爾史密斯上台給了頒獎人克里斯洛克一大巴掌,這無疑是第94屆奧斯卡金像獎典禮上最大「驚奇」。威爾在回到座位上二度大聲吼叫:「別用你那張臭嘴講我老婆的名字」,克里斯洛克則尷尬地說:「剛剛那是……電視史上最精彩的一刻。」 威爾史密斯公...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清明連假即將到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呼籲民眾應提早掃墓,而宗教遶境的參與者或工作人員需要接種3劑疫苗。指揮官陳時中提醒民眾:應「戒慎不恐懼」,放假時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全程需配戴口罩,與陌生人保持社交距離。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建議民眾提前掃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不少年紀較大的長輩因為咀嚼力不足或吞嚥困難,進食的質與量不足。大家首先想到的方法,多是使用果汁機打成泥狀,以及使用增稠劑等相關產品,但這樣不能兼顧營養與美味,甚至可能引發吸入性肺炎等風險。現在台大醫院針對吞嚥困難患者,推出《全彩圖解:吞嚥困難安心照護飲食全書》,前面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4月2日到5日為清明節連假,大家或許已準備好祭祖用的食品。不過新北衛生局抽驗91項食材,發現有「發糕」與「有機甘藍」不合格。新北衛生局抽驗清明節應景食品,此次抽驗全素祭祀食品檢驗素摻葷(素食卻有動物性成分)及潤餅皮、花生粉、生鮮蔬果、糕粿產品、豆製品等檢驗防腐劑、漂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