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早歐美10歲 做對這件事存活率超過9成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位,更是女性癌症死因的第4位,而衛福部統計,國人好發年齡約在45至64歲之間,比歐美國家提早8至10歲,又以45至49歲婦女的發生率為最高。醫師提醒,若病人及早治療並與醫師密切配合,有機會達到不錯的治療成效,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已經可以超過9成。

60多歲的張女士,去年9月時因為咳嗽、呼吸喘、骨頭疼痛就醫,沒想到一檢查已罹患乳癌,且癌細胞還已轉移至骨頭和肺部,因荷爾蒙受體為陽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第二型陰性,在醫師建議下,使用荷爾蒙治療加上抑制劑,持續追蹤已超過1年,且從本來需坐輪椅恢復到可自行前往門診。

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威宇表示,目前治療乳癌,可分為局部與全身性治療。前者包括外科手術和放射線治療;後者有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及標靶療法。

通常乳癌病人在進行手術切除後,陳威宇說,有8至9成病人須接受輔助性藥物治療,以預防癌細胞復發或轉移,並延長總存活期。輔助性治療有化學、荷爾蒙及標靶等藥物,因乳癌形成原因與女性荷爾蒙有密切關係,約3分之2乳癌病人的癌細胞呈現雌激素接受體陽性,若能阻斷雌激素對癌細胞的刺激,就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這就是一般所謂的荷爾蒙治療。

較年輕的乳癌病人,由於可能還有生育的考量,會以荷爾蒙治療取代化療,保護生育力,即使必需接受化療的病人,也可以用停經針來保護卵巢。

陳威宇強調,近年來乳癌發生率雖逐漸上升,但乳癌的治療選項也越來越多,病人不見得一定要先進行手術,或先進行化學治療,醫師會考量病人的腫瘤、健康狀況而做不同的建議。只要及早治療並與醫師密切配合,都有機會達到不錯的治療成效。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甜食當午餐快速解決一餐 「嗜甜家族」丈母娘與女婿同罹胰臟癌

12月起可罰1.5萬! 酒吧、健身房、電影院8大類場所「室內必戴口罩」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桃園某醫院發生照護新冠肺炎患者的醫師染疫,一口氣造成院內感染、以及社區感染,外界關注疫情有沒有擴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4)日下午親自公布最新檢驗結果,醫院接觸者468人及社區密切接觸者55人全部檢驗陰性,「周圍第一圈沒有確診的情形」讓陳時中直呼是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出現首起醫師的院內感染事件,案838的染疫醫師究竟有沒有嚴格執行防疫SOP引發部分人的質疑。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下午出面為其背書,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經過調閱錄影帶以及詢問同間醫院同仁後,該名醫師「口罩戴得相當嚴謹」。 案838醫師有無防護失當,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過年返台人潮來了!首當其衝就是「一人一戶」居家檢疫場所也搶光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今(14)日證實,指揮中心緊急釋出的1500間集中檢疫場所已經「滿房」通通被訂光,從12日開始就已經有人入住,而返台人潮高峰預估將落在23日、24日兩天。 國內1...

閱讀詳情 »

  手麻腳麻有針刺感當心維生素B12不足 不時感覺手麻、腳麻或有針刺感,同時身體又有無力感等變化,大多數人可能會與血液循環不良作聯想,然而這些肢體末端的神經症狀,都可能是與缺乏維生素B12有關。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陳龍醫師指出,維生素B12是人體神經傳導所需物質,影響神經傳導的速度。當維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