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人罹肝癌8成全怪「它」! 6成人卻因無症狀不追蹤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的肝癌禍首,根據國健署分析2018年癌症登記資料,仍高達有8成來自B型或C型肝炎感染者,但國健署調查同時發現,感染B、C型肝炎民眾仍有3成未就醫,原因一問起來,其中有6成全因為自覺身體健康、無症狀,忽略B型或C型肝炎感染者要定期接受追蹤治療,才可有效降低肝癌的發生或死亡機率。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強調,國健署2020年9月28日起已進一步放寬成人B、C型肝炎篩檢年齡至45至79歲終身一次(原住民40至79歲)B、C型肝炎篩檢。此外,健保署亦有補助B、C型肝炎民眾的追蹤治療費用,且有C肝口服新藥可有效治療C型肝炎,治療成功率達97%,副作用低;如果經篩檢有B、C型肝炎的民眾,一定要善用資源定期追蹤治療。

原來,國健署2018年健康危害行為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國人感染B、C型肝炎後,仍有3成未就醫,分析原因發現,其中有6成為自覺身體健康、無症狀,2成為不知道應該要看醫生,1成為沒有時間就醫。

林莉茹提醒,依研究顯示,若有B、C型肝炎,只要定期到醫院的肝膽腸胃科追蹤,依照醫囑進行治療,可以有效降低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之機率。

不只B、C肝炎要注意,國內肝癌病患剩下的2成,多由其他原因如脂肪性肝炎所引起。造成脂肪肝的危險因子,包括營養攝取過多、肥胖、高脂肪食物、高血脂、過度飲酒、糖尿病控制不良以及缺乏運動,且脂肪肝沒有症狀,讓人難以察覺。

國健署警告,近幾年來國人生活型態改變,喜好攝取含糖飲料、高脂肪食物,以及久坐缺乏運動等,已經導致體重增加,甚至產生脂肪肝等健康問題。一旦罹患脂肪肝,應遵守醫囑且定期回診,並可藉由減輕體重以及健康飲食來維持,藉由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寄生上流》女星驚罹甲狀腺癌 女性冒結節別掉以輕心!5%恐藏癌細胞

半年來進口食品首見「輻射超標」! 義大利山桑子萃取物檢出銫-137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高溫酷暑讓很多人感到不適,待在空調房無非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情了,長時間待著空調房里納涼已經成為很多人的最佳選擇,殊不知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能引起很多疾病,咽喉腫痛或者急性咽喉炎就是其中之一。家庭醫生在線編輯從武警醫院耳鼻喉中心了解到,最近不少患者因咽喉腫痛或咽喉炎急性發作到醫院進行霧化治療。專家指出,...

閱讀詳情 »

幾乎每個人體內都有肝膽結石,或許很多人只知道膽結石,不知道肝臟內也有結石,也不知道其實很多膽結石的初期就是在肝臟內形成的,更不知道吃夜宵、晚飯在7點之後吃、吃油炸食品、甚至喝水較少也會導致肝膽結石。就以上幾個不良生活習慣,我們每個人佔多少? 簡單的講,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器官,它是人體的解...

閱讀詳情 »

你可能不知道,黃鱔體內有多種寄生蟲,烹熟都未必能殺死。這些寄生蟲、解剖黃鱔時,用肉眼都​​能看見! 某君的爸爸是黃鱔控,拿手絕活爆鱔面,三天兩頭要做一回。有一天老爸從市場上買了一斤多黃鱔,殺的時候發現,黃鱔體內有很多會動的蟲子,看上去很噁心,這些蟲子生命力很強,用開水燙了三次都沒死掉!老爸不敢吃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