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人罹肝癌8成全怪「它」! 6成人卻因無症狀不追蹤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的肝癌禍首,根據國健署分析2018年癌症登記資料,仍高達有8成來自B型或C型肝炎感染者,但國健署調查同時發現,感染B、C型肝炎民眾仍有3成未就醫,原因一問起來,其中有6成全因為自覺身體健康、無症狀,忽略B型或C型肝炎感染者要定期接受追蹤治療,才可有效降低肝癌的發生或死亡機率。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強調,國健署2020年9月28日起已進一步放寬成人B、C型肝炎篩檢年齡至45至79歲終身一次(原住民40至79歲)B、C型肝炎篩檢。此外,健保署亦有補助B、C型肝炎民眾的追蹤治療費用,且有C肝口服新藥可有效治療C型肝炎,治療成功率達97%,副作用低;如果經篩檢有B、C型肝炎的民眾,一定要善用資源定期追蹤治療。

原來,國健署2018年健康危害行為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國人感染B、C型肝炎後,仍有3成未就醫,分析原因發現,其中有6成為自覺身體健康、無症狀,2成為不知道應該要看醫生,1成為沒有時間就醫。

林莉茹提醒,依研究顯示,若有B、C型肝炎,只要定期到醫院的肝膽腸胃科追蹤,依照醫囑進行治療,可以有效降低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之機率。

不只B、C肝炎要注意,國內肝癌病患剩下的2成,多由其他原因如脂肪性肝炎所引起。造成脂肪肝的危險因子,包括營養攝取過多、肥胖、高脂肪食物、高血脂、過度飲酒、糖尿病控制不良以及缺乏運動,且脂肪肝沒有症狀,讓人難以察覺。

國健署警告,近幾年來國人生活型態改變,喜好攝取含糖飲料、高脂肪食物,以及久坐缺乏運動等,已經導致體重增加,甚至產生脂肪肝等健康問題。一旦罹患脂肪肝,應遵守醫囑且定期回診,並可藉由減輕體重以及健康飲食來維持,藉由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寄生上流》女星驚罹甲狀腺癌 女性冒結節別掉以輕心!5%恐藏癌細胞

半年來進口食品首見「輻射超標」! 義大利山桑子萃取物檢出銫-137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翻攝自看中國 千趣,下同) 孕婦在孕期飲食中要避開這些致畸胎食物,避免不幸發生。 科學家已經證實過,有些食物的確會使孕婦胎中的嬰兒形成畸胎,所以孕婦在孕期飲食中一定要避開這些食物,避免不幸發生。 1、豬肝 芬蘭和美國已向孕婦提出了應少吃豬肝的忠告...

閱讀詳情 »

 翻攝自中國娛樂網、康知   根據日本網站報導,對於減肥的人來說,最難對付的便是浮腫。如果能夠消除浮腫,不但能減輕體重,還能養成易瘦的體質。   日本順天堂大學小林教授表示:「浮腫與體內血液的流動有著密切的關係,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興奮的人比較不會浮腫,屬於易瘦體質。...

閱讀詳情 »

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等正在大流行的冬季。大人就不用說了,小寶寶特別要小心不要被傳染了感冒⋯⋯等的傳染病喲!為了保護寶寶不被傳染病侵襲,提高媽媽和爸爸意識是很重要的。為了小寶貝,就來介紹從今天開始馬上就可以保護他們不被傳染病毒侵襲的4個習慣♪   保護寶寶不被傳染病侵襲的習慣① 大人一定要洗手...

閱讀詳情 »

翻拍自新浪博客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看病越來越方便了,並且還有很多人只要出現身體不適,就會去醫院輸個液,認為就好了,不知道是他們的心理作用,還是就診的好了,真是的依賴性太大了,這樣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外國人視輸液為小手術,澳大利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