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台灣人超過半數碘不足 恐易增胖變笨

台灣人超過半數碘不足 恐易增胖變笨
缺「碘」可能易發胖變笨!根據根台灣國健署特別針對台灣民眾尿液碘濃度分析分,結果發現有超過5成者尿液碘濃度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的碘濃度下限,推測可能與長期未食用加碘的鹽,又少食用含碘食物有關;長期碘攝取不足會導致人體代謝速度變慢,容易發胖、怕冷、疲倦,還會造成心智功能障礙。

根據台灣國健署「2010-2013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之尿液碘濃度分析計畫」分析結果,102年台灣6歲以上人口的尿液碘濃度中位數為96微克/升,有51.9%台灣民眾尿液碘濃度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所建議的碘濃度下限100微克/升。

台灣國健署指出,台灣早期為鹽品專賣制,實施全面食鹽加碘政策,但自民國93年鹽品開放自由貿易之後,現今市面上所售國產及進口食鹽並非全部為碘鹽,推測民眾可能因為長期未食用加碘的鹽,又少食用含碘食物,而有碘營養不足的情形。

碘是維持甲狀腺功能的必須營養素,台灣國健署社區健康組代組長陳妙心說,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素可促進身體代謝及組織生長,缺乏時容易覺得疲倦、怕冷、甲狀腺腫大及造成心智功能障礙,也會因為代謝變慢容易變胖。

如何替自己補充碘?陳妙心表示,烹飪選用加碘的鹽巴,是最經濟實惠的做法。天然的海鹽中只含有極微量的碘,不足以供應人體所需,若選用含碘量20 ppm的碘鹽作為烹飪用鹽,一天就可補充約100微克的碘(以每日1茶匙,約5克鹽計)。由於碘鹽和天然食物中含的碘會在烹飪過程流失,她提醒,最好避免長時間高溫煎、炒、煮、炸,可採用清蒸、涼拌的烹飪方式,並在起鍋前再放碘鹽調味,減少碘的流失量。

除了選用碘鹽,最好也能搭配攝取含碘豐富的天然食物。台灣國健署建議,可從海帶、紫菜、海苔以及海水魚貝類都含有豐富的碘,民眾可從中攝取。

雖然碘鹽是最方便攝取碘的來源,不過台灣國健署也強調,食鹽本身也是鈉的攝取來源,鈉吃過多是血壓升高及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ㄧ,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食用碘鹽補碘要與減鹽的健康生活習慣併行,成人每日食鹽總攝取量仍不宜超過6公克。

同時,要注意的是,長期缺碘的人如果突然攝取大量的碘,可能會有誘發甲狀腺腫的副作用,建議最好是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慢慢補充。另外,罹患高碘性甲狀腺腫及因甲狀腺疾病,必須接受碘131放射檢查或治療的患者,為了幫助提高治療的效果,應遵循醫師指示選用無碘鹽及避免含碘量較多的食品。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王聿瀠 程子奕/台北報導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今(18)日再度針對自己要買500萬劑BNT疫苗,卻屢遭「技術性拖延」發出8點聲,並盼會見蔡英文總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上午正式善意回應,「總統不排除跟郭董見面」,「也會進行一些相關的安排」。 郭台銘...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風靡亞洲的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近期因為加入11年的成員李光洙要離開,讓不少粉絲大呼不捨,其實成員中的老么梁世燦也有許多支持者,招牌暴牙更是成為成員與來賓的話題與笑點。對於現代人愈來愈注重牙齒的美觀,如何展現出吸引人的亮眼微笑,醫師提醒,重點不是只有潔...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死亡人數仍在高峰未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175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9例死亡,儘管單日確診人數已經是連續第5天跌破200例以下,但單日死亡人數卻僅短暫一天跌破至個位數(最低8例)即又回升到兩位數。指揮中心一直強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