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年輕女性乳癌「增幅」上升 3大禍首不能輕忽!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年輕女性的乳癌威脅越來越大!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國人女性乳癌的標準化發生率已從1997年的每十萬人口30.09人、上升到2017年的每十萬人口78.9人,在20年期間,翻倍上升,尤其是年輕女性的發生率增長幅度比高齡族群多,醫師直指,台灣人的生活習慣、飲食西化,加上晚婚高齡產婦都是背後可能的禍首。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影像醫學科主任黃大宜引用最新一期「放射雜誌Radiology」論文整理美國國家健康統計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資料指出,從1989年到2017年,40到69歲族群的乳癌死亡率從每十萬人口55人、降到每十萬人口27人左右;20到39歲族群的乳癌死亡率雖然也開始下降,但在2010年卻開始呈現反轉趨勢,不再下降,反而微幅上升,值得警惕。

黃大宜指出,乳癌死亡率下降的因素,可能是因為乳癌篩檢,發現早期乳癌,也可能是因為標靶藥物的使用。在台灣,國健署也提供乳房攝影篩檢給乳癌家族史的40歲至69歲女性和沒有乳癌家族史的45歲至69歲女性,可發現更多的早期乳癌,也可以降低乳癌的死亡率。

值得注意的是,黃大宜說,20到39歲女性,並沒有參與國健署乳房攝影篩檢計畫,雖然這個族群的乳癌發生率,只有高齡族群的十分之一左右,但發生率的增長幅度比高齡族群多,而且晚期乳癌的比例,在統計上也開始增加了。

黃大宜提醒,女性乳癌的發生率遙遙領先其他女性癌症,比第2名的2倍還要多,雖然較常發生在40歲以後,但卻是個不分年齡層都相當重要的疾病,平日的自我檢查不可少!一旦發覺有任何異常,像是異常腫塊、皮膚變化,乳頭出血等,應盡速至乳房外科尋求協助,釐清原因,早期治療。

醫師強調,目前在門診可以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細針穿刺病理切片等,如果醫師要求作乳房攝影檢查,在影像部門都是由領有專門執照、受過專業訓練的女性放射師操作,民眾不用擔心。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健保鎖定9萬思覺失調症病人 「乖乖打針」醫院可領每人最高1500元獎勵

【有影】台南開第一槍「疫苗護照免梅花座」 陳時中下令2周內開會定案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文 / 整形達人 俗稱的藍鑽魚骨線,其造型接近魚骨狀且倒刺排序對稱,採用一氣呵成的開模製作,主軸完整,倒溝根根分明,如同藍鑽特性般的強韌張力,可連續縫合不需打結,更加省時省力。大大強化了線材的拉力與張力。 這種線材還有另一個特色,那就是原廠在製造過程中,將線材外部覆上一層可代謝的抗菌劑。根據國外臨床...

閱讀詳情 »

說故事可以培養親子關係、促進親子互動,而且好處還不止如此!雲門教室研發長謝明霏表示,說故事時還可以鼓勵孩子主動發問、加入肢體活動,甚至自行發展故事情境,啟發孩子無限的想像力、創造力與活動力!  親子共讀是培養親子關係的好時機,透過說故事不僅有助於訓練孩子的口語能力,也可以鼓勵孩子主動發問、創造新的劇...

閱讀詳情 »

生病用藥有助緩解不適症狀,但正確用藥是治病關鍵,誤用藥品恐越吃越糟!  藥安康藥局陳澤鈞藥師表示,台灣人很習慣生病就吃「消炎藥」,但卻常見國人誤把「抗生素」當「消炎藥」吃,不僅無助改善病情,還可能造成後續治療上的困難。陳藥師提醒,若身體不適時,最好還是諮詢醫師或藥師的用藥建議為佳唷! 早期有許多人將...

閱讀詳情 »

【台北訊】公視與Yahoo TV 合作的4K直播益智節目《一呼百應》,由黃子佼、吳姍儒主持。日前邀請梁凱莉、鮪魚(徐瑋吟)與曾莞婷、熊熊PK,一題科學題:搞笑諾貝爾獎醫學獎今年的得主是研究「坐雲霄飛車有利排出腎結石」,眾人驚!熊熊搬出表哥的「活體實驗」證明有用,鮪魚則鐵口直斷,有「省錢一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