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灣洗腎率居全球之冠 統計顯示糖尿病為主因

台灣洗腎率居全球之冠 統計顯示糖尿病為主因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美國腎臟登錄系統(USRDS)2020年發布的年報指出,台灣末期腎臟病的盛行率及洗腎率皆全球之冠,而其中約有五成是因為糖尿病腎病變所致。醫師提醒,糖尿病雖然屬於慢性病,但若長期放任血糖波動,當心糖尿病併發症來的又凶又狠,重創腎功能!  

知名家醫科診所游淨惠醫師表示,血糖控制與腎功能息息相關,若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腎臟在被迫長期處理高血糖血液時,將造成腎臟內負責過濾血液、排除毒素的腎絲球出現病變,逐漸喪失正常功能,加上糖尿病患者經常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等同樣會傷害腎臟的共病,恐加速腎臟功能衰退。因此,建議患者應及早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維持每3至6個月安排腎功能檢查,特別是尿液中偵測到微量白蛋白的患者更要提高警覺,務必儘速與主治醫師討論對策,積極治療血糖以減緩腎功能下降速度,避免腎功能的破壞。

胰島素為糖尿病「治腎」關鍵 醫盼糖友破除迷思  

台灣洗腎率居全球之冠 統計顯示糖尿病為主因

部分患者誤以為胰島素與洗腎有關,其實抗拒治療才是造成洗腎的元兇!游淨惠醫師解釋,部分患者常以沒有症狀為由而輕忽治療,結果送醫時往往已出現腎病變等相關併發症,由於口服降血糖藥物需要經過肝腎代謝,腎病變末期患者只能依靠不會造成腎臟負擔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不過這群患者的腎功能衰退嚴重,還是得藉由洗腎維持身體正常運作。因此,對於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來說,及早使用胰島素反而又助於加強血糖控制,遠離洗腎的結局。

此外,對於服用口服藥後血糖仍未改善的患者,會先審視其飲食與用藥的狀況,必要時也建議以胰島素積極介入。今年(2021)恰逢胰島素發明100周年,游淨惠醫師進一步說明,胰島素自發明以來不斷改良至接近人體的成分,根據不同類型可分為長效胰島素與速效胰島素,過往糖尿病患有時一天需要注射高達4次不同類型胰島素,以分別穩定飯前血糖與飯後血糖,現階段已有複方劑型的胰島素,一天一次即可同時調控飯前與飯後血糖,大幅提升治療的便利性,也有控制體重的效果,建議患者就自身狀況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選擇。

防疫同時應兼顧血糖監測 「醫」起挺過新冠肺炎疫情

游淨惠醫師舉一名60多歲患者為例,他應酬不斷加上作息不固定,也未規律使用胰島素,就醫時不僅糖化血色素高達9%,尿液檢查也顯示出糖尿病腎病變初期症狀-微量白蛋白尿,判定為洗腎高風險患者,所幸,經醫師評估改用複方胰島素,糖化血色素順利控制在7%以下,他也對便利的治療方式感到相當滿意。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游淨惠醫師也提醒,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在防疫的同時也應該落實血糖監測,建議採取配對血糖的方式監測飯前與飯後血糖,若兩數值差距過大應向主治醫師反映,現在許多診所有推動視訊看診或電話看診服務,患者可以線上與醫師討論血糖狀況,希望每位患者都能好好控制血糖,順利挺過這波疫情。


台灣洗腎率居全球之冠 統計顯示糖尿病為主因

MAT-TW-2100851-1.0-06/2021

【延伸閱讀】

胰島素一百周年 醫師破除胰島素四大迷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6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第一夫人宋美齡40歲患早期乳腺癌,受美國教育的她想用手術方法摘除。她私家醫生建議她用改變酸性體質方法即排腸毒,她堅持每天排腸毒,88歲還考慮國事。106歲去世,而不因癌症去世! 醫學專家:欲無病,腸無渣,欲長壽,腸常清,要想皮膚顏如玉,保持腸道清如水。 英年早逝富豪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瑤」因長期"便...

閱讀詳情 »

隨著年齡的增大,臉上長皺紋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並不是因為年齡導致皺紋增多,可能就要注意了,因為不同部位的皺紋可能代表著身體不同部位出現問題了。 1、【額頭皺紋】:和抑鬱症有關 皺紋的暗示:額頭上的橫向皺紋是一個人是否勤於思考的標誌,一條條小皺紋所代​​表的是它的主人是否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積極思考的態...

閱讀詳情 »

  餐廳裡的菜即使再貴通常也會讓你找些理由說服自己,比如精美的裝潢,美味的食物,離開時還讓你帶走酒足飯飽的滿足感。當然,除此之外你帶回家的還有一肚子細菌。在英國每年有一百萬個食物中毒病例——其中百分之六十都因外食引起。 昂貴的菜單卻沒法保證餐廳的衛生情況,就像倫敦很...

閱讀詳情 »

環境污染、電腦輻射、不良飲食習慣等都有可能導致人體產生各種生理垃圾,毒素長期在體內堆積,則會引發記憶力減退、面色灰黃、便秘、痔瘡等系統疾病。因此,如何排毒成為不少女性關注的健康話題。其實在我們常吃的蔬菜中,就有不少具有解毒功效。采用蔬菜排毒法,既簡便易行,又無副作用,何樂而不為呢。1、海帶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