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灣現階段已執行「廣篩」 台大專家:效果比韓國好

台灣現階段已執行「廣篩」 台大專家:效果比韓國好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面對新冠肺炎(COVID-19)各國防疫策略都會有不同,特別在要不要普遍篩檢,國內意見相當分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仍堅持,有症狀等情況才條件性篩檢,可韓國採取普篩的做法卻屢次拿來對比。今(13)日台大醫生李建璋強調,在台灣目前的疫情條件下,已經相當於執行「廣篩」,有效找到確診患者並阻斷病毒擴散。

 

台灣已經執行「廣篩」 執行效率比韓國好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副教授李建璋表示,目前外界大多用「普篩」兩個字,意思是全面普遍篩檢,但大概只有冰島這種人口數30萬才可以做到,在絕大多數國家能做到都是「廣篩」(廣度篩檢),應該用篩檢陽性率來計算,來檢視各國檢視篩檢制度與方式,目前台灣的檢驗效率,其實比韓國好了很多。

 

李建璋強調,雖然韓國執行50萬次篩檢,每百萬人就有1萬人接受測試,台灣每百萬人只有2000人接受測試,但台灣篩檢覆蓋率是韓國2.4倍,台灣每1個人確診新冠肺炎,等同篩檢120人,但韓國只有50人。因此台灣其實已經達到「廣篩」定義,甚至比對OECD國家,台灣廣篩效能遙遙領先。

 

新加坡防疫方式與台灣類似 有症狀才用PCR採檢

 

另一方面,比較新加坡的新冠疫情防堵方法,其實與台灣類似。台大醫學院醫學系教授黃韻如表示,新加坡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先設定942間私人基層診所與20政府綜合診所(類似台灣衛生所),提供上呼吸道症狀病患,一般人統一收費10元新加坡幣(約210元新台幣),但一般診所不能有進一步處置。

 

黃韻如強調,有疑似症狀,在新加坡必須後送醫院,如果確診將會有人員展開疫調,與台灣作法類似,立即追查接觸者,展開隔離與採檢,由警察協助隔離管制,而衛生單位採檢與追查接觸者的健康狀況,希望能把疫情阻斷。同時新加坡也同樣面對2波疫情襲擊,1次是武漢人回新加坡,第二波則是從歐美回到新加坡的工作者。

 

社會經濟活動必須恢復 抗體快篩有必要

 

新冠肺炎影響到什麼時候?現階段各國防疫單位都看不到盡頭,繼續社會隔離下去,經濟損失更加難以估計。台大公衛學院公衛碩士學位學程主任陳秀熙表示,目前國際上有2種快篩方式,分別是檢驗病毒與檢驗抗體,可以讓防疫單位確認誰正在染病,誰已經具有病毒免疫能力,不同時期要用不同的快篩區分。

 

陳秀熙強調,疾病快速擴張時,必須使用病毒快篩試劑,快速確認疑似症狀患者是否感染新冠肺炎,一旦確診立即隔離,斬斷繼續散布的可能性;但社會不能一直隔離,經濟活動必須重新恢復,因此疫情到一定時候,就必須找出對新冠肺炎免疫的民眾,讓他們能夠回到工作崗位,逐漸恢復社會穩定運作。

 

更多NOW健康報導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整理包
行政院核定防疫中心計畫 預計2027年竣工7間P3實驗室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編輯嚴選:自己的命自己救! 罹癌鬥士從免疫細胞找到奇異轉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1名剛升小二的孩童,常常靜不下來,上課也常不專心,且動不動就生氣,最後才發現原來是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所導致;成大醫院精神科醫師紀美宏指出,在台灣,過動症的發生率約50%,導致原因不明,多被認為和遺傳有關。過動症主要是因患者的腦部額葉皮質下迴路的功能異常,才會出現注意力缺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騎單車環島是許多人的夢想,電影《不老騎士》的熱血瘋狂讓觀眾記憶猶新,沒想到最近也有一群「不倒騎士」完成創舉,以10天的時間挑戰環台1100公里,用行動向大家證明,就算罹癌也可以用運動找回健康!去年第二屆《有愛無癌 互動關懷》36位抗癌勇士在完成環台挑戰後,都養成了運動習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以往治療血癌必須透過骨髓移植,在患者及捐贈者的脊髓插針,並進行全身性麻醉,採集骨髓時頗有感染風險;醫師表示,目前改從周邊血取得幹細胞,只需施打白血球生長激素,將骨髓中的幹細胞驅動至血液中,再收集取得幹細胞,可用於治療各種血液性、免疫系統疾病,以及提升治療癌症的化療效果。台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國人仍有冬令進補的習慣,寒冷的冬天,就愛吃薑母鴨、羊肉爐等藥膳來進補;不過,中醫師提醒,高血壓病人體質多「陽亢」,進補往往會產生上火現象,甚至可能造成血壓升高的反應,要多加注意。台南市立醫院中醫科王致中醫師表示,冬令進補主要是補「陽」與補「精血」,冬令進補常見的藥膳較適合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