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灣現階段已執行「廣篩」 台大專家:效果比韓國好

台灣現階段已執行「廣篩」 台大專家:效果比韓國好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面對新冠肺炎(COVID-19)各國防疫策略都會有不同,特別在要不要普遍篩檢,國內意見相當分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仍堅持,有症狀等情況才條件性篩檢,可韓國採取普篩的做法卻屢次拿來對比。今(13)日台大醫生李建璋強調,在台灣目前的疫情條件下,已經相當於執行「廣篩」,有效找到確診患者並阻斷病毒擴散。

 

台灣已經執行「廣篩」 執行效率比韓國好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副教授李建璋表示,目前外界大多用「普篩」兩個字,意思是全面普遍篩檢,但大概只有冰島這種人口數30萬才可以做到,在絕大多數國家能做到都是「廣篩」(廣度篩檢),應該用篩檢陽性率來計算,來檢視各國檢視篩檢制度與方式,目前台灣的檢驗效率,其實比韓國好了很多。

 

李建璋強調,雖然韓國執行50萬次篩檢,每百萬人就有1萬人接受測試,台灣每百萬人只有2000人接受測試,但台灣篩檢覆蓋率是韓國2.4倍,台灣每1個人確診新冠肺炎,等同篩檢120人,但韓國只有50人。因此台灣其實已經達到「廣篩」定義,甚至比對OECD國家,台灣廣篩效能遙遙領先。

 

新加坡防疫方式與台灣類似 有症狀才用PCR採檢

 

另一方面,比較新加坡的新冠疫情防堵方法,其實與台灣類似。台大醫學院醫學系教授黃韻如表示,新加坡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先設定942間私人基層診所與20政府綜合診所(類似台灣衛生所),提供上呼吸道症狀病患,一般人統一收費10元新加坡幣(約210元新台幣),但一般診所不能有進一步處置。

 

黃韻如強調,有疑似症狀,在新加坡必須後送醫院,如果確診將會有人員展開疫調,與台灣作法類似,立即追查接觸者,展開隔離與採檢,由警察協助隔離管制,而衛生單位採檢與追查接觸者的健康狀況,希望能把疫情阻斷。同時新加坡也同樣面對2波疫情襲擊,1次是武漢人回新加坡,第二波則是從歐美回到新加坡的工作者。

 

社會經濟活動必須恢復 抗體快篩有必要

 

新冠肺炎影響到什麼時候?現階段各國防疫單位都看不到盡頭,繼續社會隔離下去,經濟損失更加難以估計。台大公衛學院公衛碩士學位學程主任陳秀熙表示,目前國際上有2種快篩方式,分別是檢驗病毒與檢驗抗體,可以讓防疫單位確認誰正在染病,誰已經具有病毒免疫能力,不同時期要用不同的快篩區分。

 

陳秀熙強調,疾病快速擴張時,必須使用病毒快篩試劑,快速確認疑似症狀患者是否感染新冠肺炎,一旦確診立即隔離,斬斷繼續散布的可能性;但社會不能一直隔離,經濟活動必須重新恢復,因此疫情到一定時候,就必須找出對新冠肺炎免疫的民眾,讓他們能夠回到工作崗位,逐漸恢復社會穩定運作。

 

更多NOW健康報導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整理包
行政院核定防疫中心計畫 預計2027年竣工7間P3實驗室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編輯嚴選:自己的命自己救! 罹癌鬥士從免疫細胞找到奇異轉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不要看著哪些事情不行,應該要想還有哪些事能做。」33歲的陳燕麟醫師,國三時跑步愈跑愈慢、愈來愈沒力,就醫檢查竟發現,罹患罕見疾病「肢帶型肌肉萎縮症」,雖曾躲在棉被大哭了幾天,後來重新振作立志成為一名醫師,現在儘管需要靠拐杖行走,仍致力於基因檢測,期望有天能找到治療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你睡得多嗎?還是,你睡得好?睡眠幫助我們補充明天所需的電力,但現代人常熬夜,睡眠不足,所以人們往往以為,精神不濟是睡眠不夠所造成的。《睡眠》期刊最新研究指出,心情不佳主要是因為睡眠品質不佳所造成,而不是睡眠時數。研究發現,如果連續三晚睡眠被打擾,會比那些就寢時間較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心血管疾病是沉默的殺手,初期並未有明顯症狀,所以許多上班族認為只要採取「低鹽、低糖、低油」的健康飲食控制即可預防血管阻塞、失去彈性等問題,但是,中英醫院醫務執行長陳柏臣醫師提醒,鈣攝取不足也會形成「血管鈣化」,引發心血管疾病。宋明樺營養師則建議,均衡飲食及適度運動,多...

閱讀詳情 »

由於人們養生意識的空前提高,很多人對於養生方面的事項都很關注。然而養生的重點首先就是防止疾病的侵襲,這是維持身體健康內環境的主要手段。但是,進行養生的方法也有很多,人們對此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到底哪些才是行之有效的養生方法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瞭解身體這處多點水所帶來的好處,以及通過此方法來達到養生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