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職業倦怠揮之不去 這4類人該如何解套?

職業倦怠揮之不去 這4類人該如何解套?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職業倦怠」一詞最早出現於20世紀70年代的西方國家,這是一種因工作而導致的心理問題。「職業倦怠症」大致會表現在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生理上的表現為,注意力分散、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行動遲緩、吃不好睡不飽、精神恍惚等。心理上的表現則為逐漸失去工作樂趣、缺乏熱情、對辦公場所有強烈排斥感、恐懼感;對工作產生厭倦感、工作過程中極易產生疲憊感、對工作中的新奇事物敏感度降低等。

哪些人最易出現職業倦怠症?
1)教師、醫護工作者等助人的職業,當助人者將自己的內在資源耗盡而沒能及時補充時,就會引發倦怠。

2)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為了趕緊找到一份工作,常漫無目的地四處撒網,最後糊裡糊塗進入職場工作,根本沒仔細思考自己究竟喜歡什麼工作,這樣也很容易迅速出現職業倦怠症。

3)凡事追求完美主義的工作狂。這類型的人容易緊張,情緒急躁,進取心強,在外界看來好像衝勁十足,就像永不斷電的長效電池。但實際上身心狀況已超支付出,導致了身心的倦怠。

4)工作負擔過重、缺乏工作自主、薪資待遇不符合期望、職場的人際關係疏離,這些都會變相引發「職業倦怠症」。

如何消除職業倦怠症?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大部分的人都會產生短暫的職業倦怠心理。如果職業倦怠的心理持續時間較長,可用以下方式進行調適,否則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1)習慣於多元思考,學會欣賞自己,善待自己。當遭遇挫折時,更要善用多元思考來幫助自己看待問題所在。
2)休個假,喘口氣,讓自己心情放鬆一下。
3)適時進修,加強自己的實力。
4)保持運動的好習慣。運動能讓體內血清素增加,有助於睡眠,才能帶來好心情。
5)尋找人際網路支援。除了同事,人還要有其他可互相談心的朋友。
6)不怕說出困難。當遇到困難要說出來,傾聽者不一定能幫你解套,但這是抒發情緒最有效的方法。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糖友控糖免慌張! 基層診所助你有疫無異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 醫美產業逆勢增長原因揭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7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的大的,一旦患上這個疾病,就有失去生命的可能性。那麼我們怎樣從我們的身體症狀來判斷腫瘤的來臨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 如何發現腫瘤的蛛絲馬跡?博主看到專家都強調,腫瘤治療效果要好,一定要早發現。“在腫瘤早期進行治療,治愈率、生存期都較高。”專家一解釋,一般腫瘤的發展分為...

閱讀詳情 »

隋棠Sonia Sui年初閃婚嫁給老公Tony,結婚五個月不論私底下或公開行程都是甜滋滋,幸福爆表!2015母親節前夕,隋棠在臉書上留下:「是,我們的兒子快要來報到了,我們都非常非常開心與期待。謝謝你們的關心和祝福。」公開承認懷孕當媽媽的喜悅,立刻吸引大批網友的祝福,也讓大家好生期待寶寶的到來。隋棠...

閱讀詳情 »

每天一早到公司就有接不完的電話嗎?休假還在想公事?心情不好想吃巧克力又怕胖?該做的運動完全沒時間做?到底該怎樣才能在生活中取得健康的平衡?來瞧瞧專家的6大健康守則!   不要限制或否定自己 「常說:『噢天阿,這個不行』嗎?如果想要放鬆一下,就去吧!放自己一馬,太過苛求自己甚至對許多事物造成...

閱讀詳情 »

近年養生蔬果風潮大受歡迎,日本東京新鮮蔬果昔專賣店「Little Juice Bar」的蔬菜品評師萬年曉子特別出書《最流行迷你天然蔬果昔》,讓大家了解行動蔬果的迷人之處!萬年曉子表示,「市售蔬果汁」多以「濃縮果汁還原」,並添加人工調味劑,幾乎不含蔬果,熱量也偏高,喝多不但無法吸收營養。反而容易變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