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男性罹胃癌是女性的2倍 9成禍首可歸因找到「它」

▲健康保「胃」戰,第一步得根除幽門螺旋桿菌,遠離胃癌風險。(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根據國健署的統計,每年約新增3700人罹患胃癌,且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2倍,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胃癌的成因複雜,但國健署分析強調,在胃癌的危險因子當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重要危險因子,研究發現胃癌患者中有9成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提醒感染者須接受除菌治療並應定期檢查。

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和衛福部死因統計指出,胃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的第8位以及死因第7位,儘管胃癌發生率已從87年每10萬人口15.4人,下降至105年的9.5人,降幅近4成,但威脅仍大。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胃癌因人體胃部的黏膜細胞異常增生繁殖所致,屬多因素疾病,主要起因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引起胃部持續的慢性發炎,進而造成慢性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癌前病變出現,最後導致胃癌。

幽門螺旋桿菌主要經糞、口傳染,民眾會因不小心吃下遭幽門螺旋桿菌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多數人感染後並無症狀,部分會因為病症的關係而有不同的症狀,常見的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胃炎,胃癌更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最嚴重的併發症。

王英偉說,研究也發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較無感染者,其罹患胃癌的風險高5.6倍;而根據台灣大學醫療團隊研究顯示,接受除菌治療可降低50%罹患胃癌的風險。

王英偉強調,保胃有2招千萬不能少,首先就是消除幽門螺旋桿菌,若有腸胃不適症狀,如長期胃痛、胃脹、消化不良、食慾差等,應及早就醫,若為有家族史或其他胃部疾病者的胃癌高危險群,更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檢測;第2則是健康飲食,少吃煙燻、醃漬食物,少食用過辣或過刺激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戒菸、酒、檳榔。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孕婦、寶寶過年懶人包.食衣住行一次Get! 文/高凡淳 採訪諮詢/木生婦產科診所婦產部醫師李佳珩.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沈仲敏(依內文出現順序排列) 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能夠穿新衣、戴新帽的年節就要來啦!在為期7天的年假,孕媽咪不僅能好好休息,也能帶著孩子到處拜年。然而,在歡樂的日子,仍有一些生活大...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林欣穎/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疫情在全球急速爆發,隨感染速度越來越快、死亡病例暴增,國內外對消毒用具以及口罩需求也大增,每天可見不少民眾排隊在超商、藥局店面前等買口罩,於此同時,坊間流傳的殺毒、殺菌偏方和商品也激增,網路流竄的真假訊息難辨,社群平台也紛紛祭出新招對抗假消息,協助全球防疫。 ...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逃離武漢疫區,首批滯留的台商約200人最快可望在今(3)日晚間從武漢飛抵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調,自武漢返台國人一下飛機就會進行檢疫,有症狀者直接後送醫院、無症狀者則送往集中檢疫場所隔離14天,各地醫護也開始接受緊急徵調,並給...

閱讀詳情 »

▲曾赴中港澳的兒童,入境後須在家休息14天避免送托。(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範武漢肺炎擴散,國內延後兩周開學以對,讓不少家長急著把孩子往安親班送,不過考量到確診病例目前皆以境外移入為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修訂防護建議,要求去過中港澳的兒童,入境後在家休息14天,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