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男性罹胃癌是女性的2倍 9成禍首可歸因找到「它」

▲健康保「胃」戰,第一步得根除幽門螺旋桿菌,遠離胃癌風險。(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根據國健署的統計,每年約新增3700人罹患胃癌,且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2倍,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胃癌的成因複雜,但國健署分析強調,在胃癌的危險因子當中,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重要危險因子,研究發現胃癌患者中有9成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提醒感染者須接受除菌治療並應定期檢查。

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和衛福部死因統計指出,胃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的第8位以及死因第7位,儘管胃癌發生率已從87年每10萬人口15.4人,下降至105年的9.5人,降幅近4成,但威脅仍大。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胃癌因人體胃部的黏膜細胞異常增生繁殖所致,屬多因素疾病,主要起因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引起胃部持續的慢性發炎,進而造成慢性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癌前病變出現,最後導致胃癌。

幽門螺旋桿菌主要經糞、口傳染,民眾會因不小心吃下遭幽門螺旋桿菌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多數人感染後並無症狀,部分會因為病症的關係而有不同的症狀,常見的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胃炎,胃癌更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最嚴重的併發症。

王英偉說,研究也發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較無感染者,其罹患胃癌的風險高5.6倍;而根據台灣大學醫療團隊研究顯示,接受除菌治療可降低50%罹患胃癌的風險。

王英偉強調,保胃有2招千萬不能少,首先就是消除幽門螺旋桿菌,若有腸胃不適症狀,如長期胃痛、胃脹、消化不良、食慾差等,應及早就醫,若為有家族史或其他胃部疾病者的胃癌高危險群,更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檢測;第2則是健康飲食,少吃煙燻、醃漬食物,少食用過辣或過刺激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戒菸、酒、檳榔。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翻攝yinews,下同   50年沒得過感冒,60年體重沒有變過,心電圖跟教科書上的一樣! 王老自豪地說,“很多年輕人身體都沒有我好!這是有量化指標的。我50年沒得過感冒,60年體重沒有變過,心電圖跟教科書上的一樣,沒有高血壓和糖尿病。”  ...

閱讀詳情 »

當孩子近視時,配戴眼鏡是唯一的矯正方法嗎?澄清眼科鄭銘錫醫師表示,矯正近視除了戴眼鏡外,配戴角膜塑型片也是方法之一,建議可視孩子的需求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法。  角膜塑型片和眼鏡一樣,都是非侵入性的視力矯正方法。角膜塑型片是一種經過特殊設計的硬式隱形眼鏡鏡片,具有高透氧的特性,其透氧度為一般隱形眼...

閱讀詳情 »

清明不僅要掃墓,也是24節氣之一,看看清明養生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1.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峰期,應留意個人衛生習慣。 2. 春季食慾好,勿暴飲暴食,影響脾胃健康。 3. 飲食宜多蔬果,可多吃溫胃祛濕的食材,如白菜、地瓜、芋頭等。 4. 春天清明時節肝氣正盛,養肝食材如菠菜、山藥等,可多食用。 ...

閱讀詳情 »

死亡可以毀滅一切,但是一些最基本的身體功能還可以跟死神打加時賽。有時候幾分鐘,有時是幾小時,甚至某些還可以加時幾天幾週。你怎麼都不會想到,一個人徹徹底底的死翹翹竟然要花上那麼長時間。 翻拍TOMENTS   指甲和頭髮還會生長(專門測量過的)這裡的生長是相對而言的,而不是真的生長了。在死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