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能躲過伊波拉病毒的侵犯?│今周刊

「香港出現疑似感染伊波拉病毒個案!」上周斗大的新聞標題,讓人不禁回想到十一年前的SARS風暴。這個死亡率高達九成的出血性病毒,有沒有可能攻進台灣?它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如何?

台灣能躲過伊波拉病毒的侵犯?│今周刊

撰文/賴若函、任中龍

二○一四年二月,伊波拉病毒出血熱再爆疫情,這個被稱為「世紀黑死病」的病毒,從一九七六年第一次出現在人類歷史後,近四十年以來仍無藥可解,死亡率達九成,人人聞之色變。原本只局限在非洲中部國家,目前已擴散到西非的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共和國與奈及利亞,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八月一日,通報案例增加至一六○三人、死亡數累計達八八七人。

WHO祕書長陳馮富珍警告,當地疫情正在失控,但若因應得當仍能遏止。美國疾病管制局於七月二十八日發出對疫區的旅遊警訊,等級等同於○三年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事件,三十日,距離台灣飛行時間不到一個小時的香港,就傳出有疑似個案入境,後來雖證實是虛驚一場,但也讓台灣民眾神經緊繃起來。畢竟,當年SARS事件,首例個案就是一位由港返台民眾感染,讓人不禁擔心:「這次台灣能不能躲過伊波拉病毒的侵犯?」

大規模傳染暫時不可能

雖然菲律賓與中國曾發現伊波拉不同的病毒型別,但疫情仍長期局限於非洲,學者一致認為,病毒要擴散不太容易。台大醫學院院長張上淳表示,就算他國民眾前往非洲感染,也是單一個案,「大規模傳染暫時不可能。」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發言人、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李秉穎則指出,伊波拉病毒共有五型,其中又以薩伊型最強,致死率高達九成;這次疫情死亡率沒有這麼高,研判可能是感染其他毒性較弱的病毒,但從死亡人數不斷攀升來看,仍須留意疫情擴散。

美國疾管局已發出「第三級旅遊警示」,警告在疫區的美國民眾避免接觸病人的血液及體液,前往西非的旅客必須採取額外的防疫措施。同時,兩名在西非受感染的美國醫療照護人員運回國內治療,首度讓美國境內有伊波拉患者入境。

鄰近的香港也啟動機制,只要從西非這三國入境的旅客出現發燒症狀,將採取預防性隔離。和香港一樣曾出現疑似案例,且經檢驗未遭感染的英國,則決定目前最好的應對方式是提供西非疫區「額外資源」,主動協助西非防疫。

台灣已啟動三關防疫機制,衛福部部長邱文達在行政院院會表示,將加強國際疫情監測,若國內出現疑似病例將成立應變小組,甚至防疫中心;持續加強風險溝通,包含旅遊警示、醫師通函、防治手冊等;強化人員與物資整備,比照普通大型傳染病做好準備。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指出,台灣經過SARS與禽流感事件後,對於疫情防治已經累積了一定經驗,加上各專責醫院所備有的負壓隔離病房,只要醫護人員能夠做好自我防護,在最快時間內將可疑個案隔離,即使進到台灣也不必過度恐慌。…

今周刊推薦網址 
【活動報名】TED創辦人 理查.沃爾曼首次訪台...
【熱門文章】蔡志忠:老師、父母都告訴你,努力才會有成就,那是騙你的!.....

【原文刊載於《今周刊》920期,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今周刊》官方網站;《今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台北市立美術館24日發出公告,表示接獲衛生單位通知,7月16日下午曾有確診者足跡,為確保參觀民眾、工作同仁安全,25日自主閉館一日,進行全館環境消毒;提醒該日下午參觀民眾進行自我健康監測,並將於27日(二)重新開放。針對網友詢問確診者出現足跡的時段,北美館回應,目前衛生機關僅告知為7月16日下午有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兩項疫苗最新決策。第一,通過國產高端疫苗納入公費疫苗接種作業計畫;第二,經過專家多次辯論和討論,同意並開放疫苗混打。 衛福部食藥署日前通過國產高端疫苗的EUA,核准使用於20歲以上成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透露,專家在今上午AC...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韓羽婕、王聿瀠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1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2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好消息是,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在確診個案當中,居家隔離陽性有5例,有10例已知感染源,其中1例關聯不明,整體疫...

閱讀詳情 »

隨著疫情趨緩,指揮中心宣布7/27至8/9暫降至二級防疫警戒,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臉書呼籲民眾,雖然是降級管制但還是不能鬆懈,也希望各店家業者可以配合政策,只有把「防疫做好,才能早日回到正常生活。」蘇貞昌透過臉書呼籲民眾,「防疫降級不是取消警戒,千萬不能鬆懈!」他表示週二(7/27)起,三級警戒降到二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