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醫療科技展各大醫院大比拚 AI揪微小息肉、無人車穿梭開刀房

▲2019台灣醫療科技展,國內各大醫院不缺席。(照/國泰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019台灣醫療科技展今(5)日起一連4天展出,今年攤位數、來台參與人數通通刷新最大規模,更成為國內各大醫院「武力展示場」展出各家特色所長,包括偵測率95%以上的AI偵測腸內微小息肉到一口氣可容納400種藥物的智慧調劑台、可負重120公斤減輕醫護負擔的無軌式雷射同步定位導航無人車。

由生策會主辦的第3屆台灣醫療科技展,12月5至12月8日在南港展覽館展出,各大醫院都端出最吸睛的科技應用。

不只「電腦會選土豆」,國泰醫院今年就攜手國內新創團隊雲象科技研發腸道內視鏡影像AI系統,在醫師執行內視鏡檢查時,該系統可同步以每秒30次的頻率偵測腸道並標示出息肉,即時輔助醫師判讀,大幅降低檢查可能產生的漏網之魚。

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洪志聖指出,有些微小息肉因受到腸道的轉彎或角度影響,以及病人清腸不完全等限制之下,單憑醫師的肉眼,有時並不容易察覺,但透過這套腸道內視鏡影像AI系統的輔助,就可以讓電腦幫忙揪出微小息肉。

長庚醫院今年展出也聚焦在智慧醫療AI應用、微菌叢移植、醫療器材等主軸,展位門口更安排了一台機器人格外吸睛,原來它是長庚智動搬運系統U-Van,該無軌式雷射同步定位導航的無人車系統,可負重120公斤,車寬最小只有約50公分,可以在台灣醫院緊促的醫療空間、開刀房內穿梭,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

調劑藥物最怕出差錯,過去必須憑藉藥師超強的記憶來記住藥品名稱、劑量,還有擺放的位置,才不至於拿錯藥,儘管各大醫學中心都有完善的SOP調劑流程,也無法做到零失誤。彰化基督教醫院前後就花了5年研發出1台能抵國外4台、價格只有4分之1的智慧調劑台,比起國外只能放70種品項藥品,彰基研發的智慧調劑台可容納多達400種品項。

新光醫院則鎖定銀髮族,包括能讓肩頸部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治療更加精準,可清楚辨識每層筋膜,還能避免血管及重要器官、組織傷害的「高端骨骼超音波儀」,還有多款智慧科技輔具,像是人型輪廓離床偵測系統、電動移位機及智慧床墊監測系統,都能協助行動不便者、需要照護的長輩以及養護機構的高齡生活更便利。

北醫附醫則強調近年全力發展的智慧醫院概念。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瑞杰說,除了從掛號、報到、繳費至加護病房,全都導入自動化智能系統外,今年更將自動化的腳步延伸至手機就醫服務與藥物智能管理,像把升級版的iTPass APP下載至手機後,就能享有個人疫苗接種記錄、疫苗施打同意書簽署等服務,等於擁有專屬的個人健康管家。

照片來源:國泰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兒童叫不醒、唇發紫「心臟停止」 家長學會這一招救活率增1倍

後背發痛、無法彎腰 男就醫驚見「細菌吃掉椎間盤」靠手術再造龍骨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產醫用口罩逐片標示「MD」及「Made In Taiwan」的雙鋼印新制明天正式上路,預期將再掀起一波排隊搶口罩的人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3)日出面呼籲,民眾不必急於一時,「量一定夠!」,強調指揮中心已先配送...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產醫用口罩逐片標示「MD」及「Made In Taiwan」雙鋼印新制9月24日將正式上路,新口罩今(23)日開始配送,而為防止有藥局偷跑先賣,食藥署也正式行文給各健保特約藥局及衛生所(健康中心),只要發現有今天就先行銷售雙鋼印口罩...

閱讀詳情 »

▲(照/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知道身體長了「壞東西」千萬不能拖!一名50多歲女子,日前半夜如廁時突發劇烈腹痛送急診,急診醫師透過X光檢查查出疼痛主因是泌尿道結石,還意外發現胸腔竟有顆壘球大的腫瘤,這才知道女子8年前就知道胸腔長了東西,卻選擇逃避,一路養大到壓迫心臟及周邊...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運動對健康的好處多,甚至是某些癌症的抗癌處方!國健署今(23)日提醒,民眾防癌得快動起來,因為運動的好處之一即是可以降低20%罹患癌症的風險,每天規律的運動30分鐘,就可以一舉降低包括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等風險。 根據世界衛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