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髖部骨折發生率亞洲第一 骨鬆作怪一年內死亡率高達18%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骨質疏鬆症一向有老年人頭號隱形殺手之稱,尤其,平時沒有明顯病徵,但是一旦在手腕、髖部、脊椎發生骨鬆性骨折的嚴重併發症,不僅嚴重疼痛不適,更可能喪失自我照顧能力,醫師提醒,想要強筋健骨就顧到3要素「運動、補鈣、曬太陽」。

骨質疏鬆症之所以危險,在於不易自我察覺,醫師臨床常發現有病患因骨折就醫,透過骨密度檢查後才發現罹患嚴重骨鬆,平常根本不自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主治醫師林心畬表示,老年人一旦發生髖部骨鬆性骨折後,1年內死亡率,女性達11%、男性達18%,簡直與某些癌症不相上下。近期研究也發現,台灣髖部骨折發生率是亞洲第一,可知骨質疏鬆在台灣盛行率之高。

預防勝於治療,林心畬指出,首重「安全的運動」,每周運動3到5次,每次30分鐘以上。醫師點名,包括健走、健身操、交際舞、肌力訓練等,均可以有效刺激骨細胞活性,促進合成骨基質。

再來就是「正確的補鈣」,建議每日攝取3到5份高鈣食材,如奶製品、豆製品、帶骨魚蝦、綠色蔬菜、黑芝麻等食材,達到每日攝取鈣質1000mg以上,以確保骨細胞有足夠的骨骼原料。

林心畬說,根據國健署普查,台灣成人每日約攝取鈣質500mg,國人的飲食習慣明顯不足,值得注意的是,鈣質在一般烹調過程不易溶解釋出,一般人以為有益的「大骨湯」幾乎沒有鈣質,多食無益,且含鈣食材食用後須借助胃酸溶解方能為人體所吸收,若長期服用胃藥,也會陷入缺鈣的危險。

最後是「適當曬太陽」,建議每周曬太陽3到5次,每次15分鐘。穿著短袖短褲暴露手腳,藉由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身體可自行合成維生素D。而台灣夏天炎熱,宜選擇早晨或傍晚之時段以免曬傷。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新興「坦布蘇病毒」台灣蚊子首見驗出! 專家剖析關鍵要民眾安啦

百歲人瑞鬧腹痛「沒膽結石也膽發炎」 病情還更快、更嚴重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白雁/氣學管理專家 加拿大「皇后大學」研究發現,40歲後中年有持續運動者,降低40%的死亡率!有很多學員問過我:「老師,我已經不再是年輕人了,做這些運動對我有多少幫助,真的有用嗎?」 我跟學員聊,中年更要動,健康就是你最大的財富,這時候再不運動,等老的時候,很有可能要把賺來的錢都拿來看病。我常說:生...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陳鈞凱/資深醫藥記者 放暑假閒閒沒事「好做人」?每年暑假過後,常有一波「九月墮胎潮」,全是青少年男女偷嚐禁果,卻忽略正確避孕、導致意外懷孕,醫界更觀察到,近年來這波墮胎潮已進化到求藥潮,毫無保護措施的年輕學生,往往透過私下管道到藥局拿「事後丸」,甚至有女大生短短...

閱讀詳情 »

夏天氣溫持續飆高,就算待在室內仍可能遭受熱傷害!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待在密閉、悶熱、空氣不流通的室內,或是待在停止的車輛內,都很容易發生室內中暑的狀況,尤其以老人、小孩更為常見,提醒民眾在室內時仍應留意通風與飲水以免招致熱傷害。  天氣好熱,待在戶外豔陽直曬很容易發生中暑的狀況,導致今年因...

閱讀詳情 »

▲黃斑部裂孔會大幅影響視力。(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視野中突然冒出大黑洞,小心視力已經被吞噬。一名59歲婦人右眼視力突然異常,單眼看出去的景色,就像中間破了一個黑洞一樣,看東西不完整,趕緊就醫檢查,醫師診斷為黃斑部裂孔,且右眼視力僅存0.01,接受玻璃體切除手術合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