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台灣髖部骨折發生率亞洲第一 骨鬆作怪一年內死亡率高達18%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骨質疏鬆症一向有老年人頭號隱形殺手之稱,尤其,平時沒有明顯病徵,但是一旦在手腕、髖部、脊椎發生骨鬆性骨折的嚴重併發症,不僅嚴重疼痛不適,更可能喪失自我照顧能力,醫師提醒,想要強筋健骨就顧到3要素「運動、補鈣、曬太陽」。

骨質疏鬆症之所以危險,在於不易自我察覺,醫師臨床常發現有病患因骨折就醫,透過骨密度檢查後才發現罹患嚴重骨鬆,平常根本不自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主治醫師林心畬表示,老年人一旦發生髖部骨鬆性骨折後,1年內死亡率,女性達11%、男性達18%,簡直與某些癌症不相上下。近期研究也發現,台灣髖部骨折發生率是亞洲第一,可知骨質疏鬆在台灣盛行率之高。

預防勝於治療,林心畬指出,首重「安全的運動」,每周運動3到5次,每次30分鐘以上。醫師點名,包括健走、健身操、交際舞、肌力訓練等,均可以有效刺激骨細胞活性,促進合成骨基質。

再來就是「正確的補鈣」,建議每日攝取3到5份高鈣食材,如奶製品、豆製品、帶骨魚蝦、綠色蔬菜、黑芝麻等食材,達到每日攝取鈣質1000mg以上,以確保骨細胞有足夠的骨骼原料。

林心畬說,根據國健署普查,台灣成人每日約攝取鈣質500mg,國人的飲食習慣明顯不足,值得注意的是,鈣質在一般烹調過程不易溶解釋出,一般人以為有益的「大骨湯」幾乎沒有鈣質,多食無益,且含鈣食材食用後須借助胃酸溶解方能為人體所吸收,若長期服用胃藥,也會陷入缺鈣的危險。

最後是「適當曬太陽」,建議每周曬太陽3到5次,每次15分鐘。穿著短袖短褲暴露手腳,藉由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身體可自行合成維生素D。而台灣夏天炎熱,宜選擇早晨或傍晚之時段以免曬傷。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新興「坦布蘇病毒」台灣蚊子首見驗出! 專家剖析關鍵要民眾安啦

百歲人瑞鬧腹痛「沒膽結石也膽發炎」 病情還更快、更嚴重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台灣新生報記者張淑珠報導】 進入夏季,蚊蟲開始活躍,台中一名六十多歲婦人幾個月來飽受蚊蟲叮咬之苦,使用過許多內服或外敷的藥物,始終無法改善,輾轉到台中榮總皮膚科就醫,居然是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也就是淋巴癌作祟。經皮膚科和血液腫瘤科同時治療,病情才獲得改善。台中榮總皮膚科總醫師翁毓菁指出,這名六十多歲...

閱讀詳情 »

英國年僅25歲的 Amy-Louise James 全身長滿了濕疹,以至於她每天都不得不更換自己的床單。有時癢的忍無可忍, James 抓的身上許多角質層都脫落下來。 James 也多次由於自己「噁心」到他人,尷尬地不停對身邊的陌生人道歉。嘗試了種種治療方法都無疾而終之後,最後 James 竟意外發...

閱讀詳情 »

人物介紹:於娟,海歸博士,復旦大學優秀青年教師。2009年12月被確診患上了乳腺癌,2011年4月19日凌晨去世,年僅32歲。患病期間,於娟把自己患癌症前的生活寫成《癌症日記》發到了博客上,引發千萬網友關注。   「健康真的很重要。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