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吹冷氣+愛喝冰飲 體內濕氣重全身沒勁

吹冷氣+愛喝冰飲 體內濕氣重全身沒勁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南風起,濕氣重!很多民眾選擇開窗、吹電扇,屋子充滿霉氣還有除濕機可用,但濕氣上身該怎麼辦呢?像是30多歲的上班族陳先生,終日渾身不對勁,檢查半天也查不出病因,最後求助中醫,經醫師望聞問切發現,原來他周邊有很多無法消散濕氣的因素,如吹冷氣、份量過多的水果,且天天都喝冰涼含糖飲料;研判全身無力就是太濕惹禍。

時序進入春夏季節,氣候多雨,人體本來就濕,若加上潮濕環境下將更難排除濕氣,有些人便會感覺整天感覺全身無力;因此,臺中慈濟醫院中伍崇弘醫師教民眾使用食藥材、搭配按摩穴道排濕,做好體內環保。

4要點辨別「濕身」 運動排汗效果好

伍崇弘醫師指出,經常喝冰水,熱能不夠馬上把水化為水蒸氣,於是身體瀰漫著水,濕氣重的人,代謝性廢物反而會積在體內排不出去,濕久不去會積為痰,所以有些人痰多,都是濕氣作崇。而清除濕氣方式有很多,包括:運動發汗,水從毛孔出來是排濕很好的管道之一,因此上班族如果不能避免冷氣房,可以多運動,冰涼含糖飲料能不喝就不要喝,再喝就更濕。

此外伍醫師強調,本來腸胃不好、消化吸收差,吃任何東西都馬上想排便,及心肺腎臟排水功能差都很容易成為「濕氣」一族。他建議排濕前先觀察,體內是不是真有濕的表現?觀察重點為:

●頭重、全身沒力氣/早上起床,沒有休息後的清爽,反而感覺很累。
●舌苔白、厚且膩/刷牙時就算刷去舌苔,不久就又出現。
●肌肉無力/脾主肌肉,當濕氣進入脾胃會有肌肉無力情形。
●大便不清爽/排泄物不成形、溏瀉、黏膩,或出現便秘但大便形質軟黏,則是更嚴重濕的表現。

五苓散搭配3穴位按摩   益氣除濕

確認這些情形,「濕氣」可能已經找上你,他建議可透過食材、藥材除濕,例如:以豬苓、茯苓、澤瀉、白术與桂枝五種藥材組合的「五苓散」,有健脾利濕功效,但建議由中醫師診斷服用。

食療可選擇薏苡仁、紅豆及花椒、生薑等辛香料,還有白豆蔻、砂仁等,特別注意:薏苡仁、紅豆烹煮不加糖,生薑不去皮、花椒辛味都有益除濕。另,穴道按摩也有助排濕,包括:足三里、三陰交等,都可健脾益氣除濕。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8歲的帛琉女孩Caylin Max 身形較同年齡小孩嬌小,於三年前被診斷患有顱咽管瘤,前往菲律賓經醫師的協助,試圖以手術方法摘除腫瘤,但均未成功。慢慢地,她的視力因腫瘤的壓迫而減退,到達幾近全盲的地步,因父母籌不出龐大的醫療費,求助中華民國帛琉大使館,而新光醫院發...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肩膀疼痛舉不起來,並不一定是五十肩作祟,其實它也可能是鈣化性肌腱炎所致!日前,一名50歲的陳小姐,從3個月前開始有右肩疼痛的症狀出現,但都不以為意,直到某天早晨忽然疼痛劇烈,完全無法抬高,到晚上甚至痛到無法入眠,才到醫院接受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她右肩棘上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雖氣溫逐漸進入典型的夏季熱辣,然而家長還是不可對於病毒的蠢蠢欲動,掉以輕心!一般而言,各種流行性感冒病毒,進入春夏之際後,就會漸漸退去,不過隨著病毒的不斷變異,耐熱度不斷提高,即使入夏還是有零星病情,以游擊的態勢,攻擊抵抗力較為低落的孩子,舉例而言,就是輪狀病毒!...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癌症末期的患者,經常因細胞轉移產生嚴重疼痛,往往皆需仰賴嗎啡等鴉片類藥物來減輕疼痛,只是,患者長期使用下來會產生藥物耐受性,此時就需要更高劑量的藥物,才能達到相同的止痛效果。  然而,高劑量的鴉片類藥物,除了增加肝腎的代謝負擔外,也會造成用藥風險與副作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