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周歲女娃頭型好特別 罕病多條顱縫早閉症所導致

周歲女娃頭型好特別 罕病多條顱縫早閉症所導致

【NOW健康 林芊聿/桃園報導】1歲的吳小妹罹患罕見的「多條顱縫早閉症」,出生時頭型寬扁、眉骨凹陷、頭頂較高,明顯長得跟其他寶寶不一樣,讓媽媽擔心不已。10個月大時醫師使用「頭顱擴張牽引器」擴張頭骨,如今吳小妹的頭型已經變得渾圓,媽媽心中的重擔終於放下不少。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整形外科醫師盧亭辰表示,顱縫早閉症發生原因不明,在亞洲的發生率為萬分之3,台灣1年約有20至30個寶寶罹患此疾病;而「多條顱縫早閉症」更是罕見,部分是因為基因突變造成。多條顱縫早閉症占所有顱縫早閉症約20%,個別發生的機率則僅有2萬5千分之1至15萬分之1,在台灣1年約有1至2個多條顱縫早閉症的寶寶。

 

除了頭型異常之外,更讓人擔心的是寶寶會因為頭骨無法正常生長擴大,而影響腦部發育,甚至可能造成水腦症、小腦脫垂,也可能因為眼框骨過窄造成眼球突出,或者是臉部發育不良而造成呼吸道狹窄,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大家較熟知的罕病像是克魯松氏(Crouzon氏)症、愛伯特氏(Apert氏)症,Pfeiffer氏症候群都是屬於這類型的多條顱縫早閉疾病。

 

盧亭辰說明,多條顱縫早閉症的治療目標,就是將腦部的頭骨擴張開來,讓腦部可以正常發育,但這類型的病患往往腦壓較高、頭骨較薄,使得早期擴張頭顱的難度較高,因此通常不會在病患1歲前就進行手術。

 

盧亭辰指出,在手術前會先將牽引器的方向在電腦上做模擬,確定方向符合預期,再植入「頭顱擴張牽引器」,藉著每天慢慢地旋轉,讓頭骨慢慢生長。手術仍須將頭顱骨鋸開,所以傷口跟傳統手術的傷口一樣,但優點是不需重組拼湊,所以手術時間短、範圍小、失血量少、風險較低,也不受頭骨較薄的限制,可在寶寶6個月到1歲之間就進行。

 

目前在歐美及亞洲先進國家已使用多年,公認成效良好。一般來說,經由牽引,約可生成2至2.5公分的骨頭在鋸開的縫隙內,後顱部擴張後的容量會比做前額擴張的容量多30%,而且藉由慢慢拉撐,也不會有頭皮不夠擴張的問題。缺點則是需在植入後幾個月取出,以及牽引器故障的問題可能造成手術失敗,且費用較高,並非每個患者的家庭都能夠承擔。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常聽到長輩說「食不下嚥」、「食物太硬咬不下去」等在飲食上的問題,高齡者因咀嚼功能退化、飲食習慣和多重用藥等,造成飲食不均衡、營養攝取不足等現象,這不僅是「吃」的問題,嚴重者還可能有肌少、衰弱等情形發生。為了照顧高齡者的營養,國民健康署也參考國際作法,並根據我國的飲食習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武漢肺炎正式名稱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019-nCoV),於2019年12月底爆發在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一帶的「不明原因肺炎」,目前疫情不僅擴散中國各地,而且蔓延至境外。大陸地區27日確診病例已達2744例,死亡80例。其中,北京出現9個月大女嬰受感染,是這波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農曆春節假期,想要擁有好氣色!知名中醫師彭溫雅教大家,改善因過敏引起的臉色暗沉,只要按摩臉上2個穴位「顴髎穴」+「迎香穴」,能促進血液循環又能排毒,使臉部氣色更紅潤。另外,醫師開出也一帖養顏美容中藥草飲品,適用於氣色不佳的族群,重新找回亮白臉色。美白抗斑必按顴髎穴 小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整理報導】「氣味是記憶的延伸,熟悉的氣息總能帶來對家或故鄉的依戀,以及對人的懷念。」這是精油作家蕭秀琴在《精油日常:跟隨季節變化的芳香療法使用課題》對氣味提出的見解。   芳香療法的運用,認真說起來有上千年使用的經驗,從考古學家挖掘到的香水瓶、歷史上記載的埃及艷后克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